“2010年農機工業總產值將同比增長20%-25%,預計達到2800億元,大中馬力拖拉機產量將達到30萬臺以上,聯合收割機產量將達到13-14萬臺。”1月7日,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高元恩在無錫舉行的2010年全國農機工業工作會議暨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四屆五次理事會議上表示。據悉,截至2010年11月,我國農機工業總產值達到2565.78億元,超額完成“十一五”2000億元的目標。
據高元恩理事長介紹,我國農機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表現出了明顯的競爭優勢,農機出口繼續表現出較快的增長態勢。截至2010年10月,出口額為52.76億美元,同比增長27.17%,實現貿易順差35.49億美元,全年預計接近歷史最好水平。在展望“十二五”農機工業發展時,高元恩表示,“我國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努力使傳統農業機械向現代農業裝備轉變,我國要由農機生產大國向農業裝備制造強國轉變,在轉變過程中,要突破技術與產品、制造與管理、行業結構這三大瓶頸。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農機工業將繼續保持持續、穩定、快速、協調發展的態勢。”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秘書長洪暹國在會上作了“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四屆五次理事會議”報告。2010年,協會組織開展了“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農業機械專業的評審工作,評選出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從2001年至今,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組織開展農機行業科技評獎已經整整十年,十年來共推薦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累計110項。
2010年,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繼續開展培育農機產業集群和區域品牌工作,加速產業發展,實現產業優化升級。對于2011年工作的打算,洪暹國表示,協會將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充分認識我國農機工業存在的問題,扎實工作,努力推動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狠抓產品質量管理,引導企業增強質量意識和社會責任。加強向有關部門匯報與合作,建立高效的協調機制。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轉變發展方式,為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積極貢獻力量。會議通過了第四屆理事會換屆方案,討論完善了工業和信息化部《行業準入條件》(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農業裝備新產品生產鑒定管理辦法》等有關文件。與會代表還根據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就農機工業技術改造、科技創新、農機購置補貼、出口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農業部農機化管理司、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司、農業部農機試驗鑒定總站、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等部門的有關領導出席會議并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