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復盛等說:從全國的環境監測數據來看,我國的環境污染惡化的趨勢已得到基本控制,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但是污染仍處于相當高的水平。
面對這種嚴峻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惡化的形勢,對環境質量、生態環境現狀及變化趨勢進行實時、準確的大量監測,對污染源及其治理進行監督監測,是擺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者面前最艱巨的任務之一。因此迫切需要大量的現代化的環境監測儀器,特別需要優質的自動監測系統和污染源在線連續監測系統。
環境監測儀器的現狀與問題
環境監測儀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通用的實驗室分析儀器:包括光學類儀器,如可見紫外分光光度計、熒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光度計、等離子體光譜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和紅外光譜儀;電化學類儀器,如PH計、電導儀、庫侖計、電位滴定儀、離子活度計和各種極譜儀;色譜類的儀器,如離子色譜儀、氣相色譜儀、高壓液相色譜儀、色譜/質譜聯機和液譜/質譜聯機等。凡分析實驗室應有的儀器環境科學與監測實驗室均需要。
(2)專用監測儀器:空氣—TSP、PM10、MP25采樣器及其監測儀器(β—射線吸收,晶體震蕩天平);氣體自動采樣器:SO2、NO2、NO、NOX、O3和CO監測儀;水質監測方面:測汞儀、測油儀、CODcr測定儀、D0儀、污水流量計和比例自動采樣器等。
(3)自動監測系統:空氣地面自動監測系統;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工業污染源在線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道路交通噪聲自動監測系統等。
國產環境科學監測儀器存在的主要問題
國產專用監測儀、采樣器數量上占有優勢,基本可用,但附加值低。高質量的分析儀、專用監測儀器和自動監測系統多是國外引進的,因此國產儀器占的份額很小。究其原因:一是大型國營企業運行機制問題,未發揮好骨干作用;二是小企業蜂擁而上,缺乏技術缺乏資金,低水平重復的較多,儀器的質量和性能均不能與國外進口儀器抗衡;三是研究院校與企業缺乏緊密合作機制,有技術創新的、有資金脫節的,不能快速實現產業化;四是政府對開發研制環境科學儀器的投資和風險投資不足。
環境科學監測儀器的未來市場需求
(1)環境質量監測:全國環保系統及各部門、行業、企業已建監測站4000多個,從業人員6萬多人,還有幾萬個環境科研院所。近幾年正是環境科學和監測分析儀器、裝備更新換代和提高水平時期,中央、地方政府和企業每年投資購買儀器裝備約兩億人民幣。國家環保局計劃在“十五”期間要裝備400多個國家網絡監測站;350多個環境信息中心:100個城市空氣地面自動監測系統。項目包括:PM10、S02、N02、O3;、CO、風向、風速、溫度、濕度;約100個國控水質監測斷面自動監測系統。項目包括:PH、溫度、電導、濁度、溶解氧、氨氮、總氮、總磷、CODcr、高錳酸鹽指數,初步計劃投資15億人民幣,其中國家投資三分之二,地方投資三分之一。這不包括行業、地方和企業的監測站能力建設的投資,各部門、各地方根據環境保護任務的需要另有自己的投資計劃。
(2)污染源監測:國家要對全國1.8萬個重點污染企業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消減,以改善環境質量,因此要求1.8萬個污染大戶要逐步安裝在線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污水監測主要包括:污水流量計、自動比例采樣器、PH、CODcr,礦物油、氰化物和氨氮等項目的自動監測系統,并實現計算機聯網管理。廢氣監測主要包括:工業粉塵、煙塵、煙氣S02、N02、CO和煙氣流速在線連續監測系統,實現計算機聯網管理,加強實時監控,這些都是較新的。成熟的國產儀器系統很少,而需求量比環境質量監測要大得多,主要由污染企業購買。行業主要是電力、石油化工、建材、冶金、造紙、食品和城市污水處理廠等,潛在的市場有數十億至數百億元。
(3)遙感遙測儀器儀表:國家提出環境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并重的方針,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必須對我國生態環境進行監測。包括對荒漠、草原、森林、海洋、農業生態環境進行監測,也需要對大氣污染、水域污染(如海洋赤潮、溢油污染)及污染源進行遙感遙測,還要建立衛星地面接受系統及衛星圖片解析系統,對環境生態質量現狀及變化趨勢進行分析,為國家環境生態保護與建設提供決策的科學依據。
(4)研制開發重點領域:
a)環境質量(空氣、水質、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內容已如前所述。
b)污染源排放:污水、廢氣、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在線連續自動監測系統。
c)提高現場采樣監測儀器的質量水平和更新換代,研制開發便攜式現場污染事故應急監測儀器,研制開發流動監測車和監測船,為環境污染事故和污染源監督監測提供快速響應的現代化的手段。
d)研制開發:機載、車載、船載、星載遙感儀器儀表,如激光測污雷達等。
環境監測儀器:一個未來大市場
時間:2010-11-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面對這種嚴峻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惡化的形勢,對環境質量、生態環境現狀及變化趨勢進行實時、準確的大量監測,對污染源及其治理進行監督監測,是擺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者面前最艱巨的任務之一。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AI芯片和DeepSeek成馬來西亞主權AI項目核心助力
中國AI芯片和DeepSeek成馬來西亞主權AI項目核心助力
關鍵詞:2025-05-22英特爾發布全新AI推理GPU芯片再戰英偉達
英特爾發布全新AI推理GPU芯片再戰英偉達
關鍵詞:2025-05-22黃仁勛:摩爾定律已經結束!未來只有天空能限制AI產業發展
5月21日消息,在回答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是否看到AI芯片與產業發展會受到限制”的問題是,NVIDIA CEO黃仁勛表示,摩爾定律已經結束,未來只有天空...
關鍵詞:2025-05-22全球首款基于神經形態的RISC-V邊緣AI芯片發布
5月22日消息,荷蘭芯片廠商 Innatera 近日正式發布了第一款使用基于神經形態架構的商用RISC-V微控制器Pulsar ,主要用于AI傳感器應用。
關鍵詞:2025-05-22行業競爭加劇,汽車芯片卷向算力?
在政策框架逐步健全、技術體系持續迭代、消費端智能化訴求升級等多重驅動力作用下,國內外汽車芯片廠商也悄然間展開了一場算力軍備賽。
關鍵詞:2025-05-22集體漲停,固態電池又有重大突破
5月21日,國軒高科、領湃科技、金龍羽等漲停,上海洗霸、南都電源、當升科技、寧德時代等跟漲。
關鍵詞:2025-05-22馬斯克:愿意開放特斯拉FSD給其他車企使用
5月22日消息,日前,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已經有好幾家大型汽車制造商與特斯拉洽談關于授權自動駕駛技術的事宜。
關鍵詞:2025-05-22皮爾磁:工業安全新“勢力”——安全雷達系統
安全雷達系統是皮爾磁PILZ推出的滿足復雜環境下人員和設備安全防護需求的創新產品,它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
關鍵詞:2025-05-22皮爾磁:企業面對工業信息安全該如何行動?
“工業信息安全?這與我們無關!”——許多機械制造商和運營商在被問到信息安全時,仍然會這樣回答。
關鍵詞:2025-05-22匠心智造比肩日系丨雷賽精益化產線再上新高度
在工業4.0的浪潮中,當您的生產線面臨良率波動、訂單交付延期、人力成本攀升三重壓力時,是否渴望找到破局之道?雷賽智能全自動化生產基地用3000...
關鍵詞:2025-05-22

昊志機電出資800萬成立測量儀器公司/捷昌驅動研發人形機器人線性執行器關節/專精特...
2024-12-07
德州儀器業績正在逐步好轉
2024-10-24
這些儀器儀表企業上半年營收保持兩位數增長,增長點在哪兒?
2024-09-02
2025年我國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22.9億元
2024-08-23
奧普特擬聯合投資2千萬成立子公司/FRABA中國新公司/臺達攜德州儀器布局電動車電源/...
2024-07-16
臺達與德州儀器攜手成立創新聯合實驗室 布局先進電動車電源系統
2024-07-13
芯驅動,德州儀器助機器人“行穩致遠”
2024-04-28
《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出臺 儀器儀表市場需求將大幅提升
2024-04-22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