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關鍵要靠平臺支持

時間:2010-10-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半導體產業需要長期的資金投入,而政府一般是在前期投入一筆資金,而在后期則沒有持續性的投入。

      據悉,成芯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體是一條8英寸半導體生產線,成都市政府下屬的成都工業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和成都高新區投資有限公司是其主要投資方,中芯國際則負責日常的運營和管理。作為中西部第一條8英寸生產線,成芯半導體的成立,開創了晶圓代工廠“代管模式”,一度備受業界矚目。而根據中芯國際與成都政府當初達成的合作協議,中芯國際除了向該工廠輸送技術、人才、設備,還承諾在工廠建成后的若干年內優先對公司股權進行回購。

  顧文軍向記者表示,“企業代管”的這種合作模式避免了前期企業投資過大、折舊過大而造成的財務風險。但是,地方政府與企業合作的同時必須要很好的約束和監督以下四個問題。首先,半導體產業需要規模經濟,過多的分散并不利于企業的發展、產業鏈的構建,而目前地方政府大多求“所在”。

  其次,半導體產業需要長期的資金投入,而政府一般是在前期投入一筆資金,而在后期則沒有持續性的投入。第三,企業怎樣對這種擴張企業的發展也很重要,是不是當成自己核心競爭力來發展、愿不愿意投入精力和資源都是個問題。第四,政府和企業怎樣建立一個相互約束、相互監督、相互合作的長期發展戰略關系也是很關鍵的問題。

  同時,顧文軍還指出,這種“代管模式”并不會走到盡頭,其對于LED、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可能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據了解,作為“代管”方的中芯國際,一直在積極游說成都政府,希望接盤成芯半導體。但是中芯國際近年曾經持續虧損,雖然最新的季度財報扭虧,也不能改變這一形象,加上與臺積電的訴訟糾紛等原因,讓成都政府對中芯國際接盤更是心存疑慮。

  顧文軍表示,成芯畢竟是8寸廠,并且不是國內唯一的模擬Fab。而武漢新芯則是全新的12寸廠,又是唯一的存儲芯片代工廠,所以如果新芯被收購改編成為一個外資企業的生產線,而不是一個開放的代工廠,那么這對于國內剛剛起步的存儲產業來說將是一個致命打擊。目前,國內有在武漢生產的芯片設計公司已經開始被迫在海外尋找合作伙伴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