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核電能占未來能源多少

時間:2010-07-23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大亞灣核電站“核泄漏”事件,引發了民眾談“核”色變之潮,核電到底該不該發展,又應當如何保證核安全?

      近日傳出的大亞灣核電站“核泄漏”事件,雖然已經證實只是其二號機組反應堆中的一根燃料棒包殼出現微小裂紋,完全屬于正常工況事件,但又一次引發了民眾談“核”色變之潮。

      而在中國沿海地區,目前共有約20個已經運行,或在建設中,或已被官方批準開展前期工作的核電項目。

      核電到底該不該發展,又應當如何保證核安全?

 

      綠色核電

      在日前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舉辦的綠色財富論壇上,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主任田佳樹用“發展綠色經濟的希望”來描述核電,在他看來,由于水能、風能、地熱能和太陽能的作用或利用有限,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因此大力發展核能勢在必行。他介紹,中國目前運行核電機組共有11臺,總裝機容量906.8萬千瓦,占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1%。而根據IAEA數據,截至2008年底,全世界運行核電機組436臺,總裝機容量3.7億千瓦,占電力裝機17%。累計運行超過1萬堆/年。核電機組超過30臺的有美、法、日、俄4個國家。全球有16個國家的核能發電量比重超過20%。

      田佳樹援引廣核集團蘇州熱工研究所網站的數據稱,以同為百萬千瓦級的燃煤發電廠和核電站相比較,火電廠周圍居民受到輻射劑量為0.048毫希/年,核電站則為0.018毫希/年;火電廠的燃料需求為265萬噸煤/年,核電站為20-30噸核燃料/年;采礦面積火電廠為1210畝/年,核電站為30-42畝/年。火電廠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為2.6萬噸/年,氮氧化物排放量為1.4萬噸/年,煙灰為3500萬噸/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為680萬噸/年。而上述污染物質,核電站均為零排放。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自強也在上述場合陳述中國煤電鏈(從采煤、洗煤、運輸、發電到廢渣的利用和處置)和核電鏈(從鈾的開采、水冶、轉化、濃縮、元件制造、發電、后處理到廢物處置)對健康、環境和氣候影響的比較研究結果顯示:對公眾的輻射照射,煤電鏈是420人·Sv(GWea)-1,核電鏈是8.39人·Sv(GWea)-1;對工作人員的輻射照射,煤電鏈是90人·Sv(GWea)-1,核電鏈是8.91人·Sv(GWea)-1;對環境的影響(流出物),煤電鏈“明顯”,而核電鏈“不可察覺”; 對氣候的影響(溫室氣體排放因子),煤電鏈是1302g等效CO2 (KWeh)-1,核電鏈是13.7g等效CO2 (KWeh)-1。

      田佳樹表示,核電并非嚴格意義上不排放,電廠需要排放放射性的廢氣,廢水和廢渣,只不過這些廢棄物排放前會經嚴格的“三廢”處理,保證其放射性和數量對于環境的影響在安全限值之下。實際上,核電廠向外排放的放射性三廢是很少的,僅為允許排放限制的0.01%—50%或更少。 
     

      中國核工業30年輻射環境質量評價表明,評價范圍內居民接受的集體劑量小于同范圍內居民所受天然輻射劑量的1/10000。核設施周圍關鍵居民組(指所受劑量中的最大者)所受劑量基本上均小于天然本底的1/10。秦山、大亞灣核電廠小于1/100?!坝纱丝梢姡四苁且环N環境友好的綠色清潔能源。”田佳樹總結。

 

      經濟性考量

      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總工程師湯搏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際經驗表明,核電一般都是國家的戰略選擇。特別是在核電發展初期,由于機電技術和管理的復雜,經濟性尚不能與其他發電形式競爭,以及核材料管理等特殊問題,如果沒有國家投入,電力公司通常不會去承擔未知的風險。

      從核能發電的經濟性角度看,專家認為,核電的成本可以同煤電競爭。中國工程院院士趙仁愷曾撰文提到,對2000年后建造的核電廠經濟性研究表明,除德國、英國外,100萬千瓦核電廠的基礎價均低于1500美元/千瓦,核電完全可以與煤電競爭。

      在核電發展的進程中,國產化是提高核電競爭力、降低發電成本的重要途徑。田佳樹掌握的數據顯示,核電設備的國產化達到50%時,核電較火電高出約10%,但國產化達到70%時,核電已較火電略低?!昂穗姲l電成本在國產化比例繼續提高以及我國核電形成規模效應后還有較大下降空間?!彼f。

 

      核安全如何保證

      “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核安全問題,最終將影響到核電的順利發展”。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總工程師湯搏認為,在已經到來的中國核電高速發展期,核安全問題有必要從多個層面予以深入探討。

      與其他人類安全問題相比,核安全問題具有特殊性,核安全問題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源于輻射危害的長期性和核能的社會可接受性因素是個“復雜綜合體”,湯搏分析。

      從技術層面的安全要求看,美國核管會1986年發布的政策聲明顯示,核電站的安全目標為:對緊鄰核電廠的正常個體成員來說,由于反應堆事故所導致立即死亡的風險不應超過美國社會成員所面對的其他事故所導致的立即死亡風險總和的千分之一。對于核電廠臨近區域的人口來說,由于核電廠運行所導致的癌癥死亡風險不應該超過其他原因所導致癌癥死亡風險總和的千分之一,美國核管會就此目標設定的指導值是:核電廠的大規模放射性釋放的頻率低于10-6/堆/年。“實際上,對于核電廠安全水平的要求遠遠高于化石燃料發電廠的要求”,湯搏說。而美國核管會曾評估顯示,美國運行的核電廠(超過100個反應堆)可以滿足安全要求。

      國際反核人士擔心,放射性廢物的貯存非常復雜,要保證數萬甚至數十萬年的可靠貯存,不可預計的因素太多。

      湯搏特別提到,對于中國這樣高速發展,而且短期內能源需求增長仍將持續的國家,核能應當“順利發展”,他建議在社會普通公眾中普及核能科學和核安全知識,同時應設置必要的制度滿足公眾的知情權,避免不必要恐慌的產生。國家應在統一認識的基礎上制定促進核能發展的各項政策;在對中國社會總風險調查基礎上制定合理的核安全目標,包括定量安全目標,法規、標準、規范和制度建立后,應該得到“切實的遵守”。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