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包裝印刷業新技術投資熱點

時間:2010-06-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伴隨2008北京奧運、2010上海世博會的召開,RFID技術大展風采。在標簽領域,RFID技術也頗受青睞,給企業帶來許多便捷。

      2010年6月3日,由中國包裝聯合會和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主辦的“印刷與包裝新技術投資論壇”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W201會議室隆重舉行,本次論壇以“新印刷新技術新財富”為主題,聯合權威媒體和高端供應商,通過對行業信息和創新技術的發布和解讀,是廣大同行在瀏覽世界包裝大會的同時收獲更多信息,并為包裝印刷企業在后經濟危機時代的投資指明了方向。

      在所有演講嘉賓中,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陳彥的演講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她分析了中國在全球包裝印刷市場的重要地位,總結了中國包裝印刷的市場形勢,包括五大變化——“低碳經濟”成為注旋律、“食品包裝安全”受關注、相關標準實施、成本壓力加大、大型終端用戶要求“高質低價”,以及三大發展方向——“低碳經濟”模式、成本控制、衛生安全性,此外,還介紹了紙包裝、軟包裝、標簽印刷領域關注的技術。

    一、中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包裝印刷生產基地之一

      據陳所長介紹,2011年全球印刷市場總產值將突破7200億美元,中國印刷市場總產值將達659.34億美元,占全球印刷市場總產值的9.16%。全球印刷市場將呈現明顯的“東移趨勢”以中國、印度為引擎拉動的亞洲印刷市場將強勁增長。早在2006年,中國就已經取代德國和英國成為全球第三大印刷市場。

      近十年來,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廠商信息,我國包裝印刷業一直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2008年我國包裝印刷工業總產值達到1550億元,比2007年的1400億元增長了10.71%,占全國印刷業總產值的32.73%。截止2009年4月30日,全國有各類印刷企業101857家,其中從事包裝裝潢印刷品印刷的企業43298家,占42.5%

    二、中國包裝印刷市場形勢分析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中國印刷包裝行業的發展壯大,我們目前所面臨的市場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五點:一、“低碳經濟”成為主旋律;二、“食品包裝安全”成為關注焦點;三、多項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四、成本壓力加大;五、大型終端用戶要求“高質低價”。

      而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向“低碳經濟”模式發展;更加關注成本控制和更加重視包裝的衛生安全性就成為了包裝印刷業在技術開發上的三大發展方向。陳所長認為:包裝印刷行業同樣應當在發展低碳經濟中承擔起社會責任。因此,在“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低碳環保產品將大行其道,并有望成為市場的主流。此外,那些能夠幫助包裝印刷企業降低損耗、減少浪費、提高成品率的技術將會受到追捧,成為未來幾年投資的熱點。

    三、紙包裝印刷領域值得關注的五大技術

      在陳所長看來,膠印聯機冷燙技術;卷筒紙燙金技術;定長拉伸復合印刷避鐳射版縫技術;鐳射圖案壓印轉移技術和組合印刷技術是紙包裝印刷領域最值得關注的五大技術。

    1、膠印聯機冷燙技術

      傳統燙印需要專用金屬燙印版,通過加熱加壓的方式將需要的燙印材料轉移到承印材料表面,速度相對較慢輸紙,很難與膠印實聯機熱燙加。膠印聯機冷燙技術就是在常溫條件下,通過黏合劑將需要燙印的圖文粘貼到承印物表面。其實現方式是直接利用原有膠印機的兩個機組,一組印刷膠層,一組轉移金屬燙印箔。

    優勢:燙印速度快,效率高;一次走紙完成印刷和金屬箔轉印數碼印刷,套準精度高;冷燙版材的分辨力可以達到膠印印版的分辨力,可以燙印精細的圖文;在常溫下進行,無須加熱,可以在對溫度敏感的材料表面燙印;節省能源。

    2、卷筒紙燙金技術

      卷筒紙燙金機在我國煙包市場中已經率先取得成熟應用,并將隨著市場對高效率、高質量燙印活件需求的提高,還會取得更大的發展。目前,應用比較成熟的企業有:常德金鵬印務有限公司、云南僑通包裝印刷有限公司、云南玉溪印刷有限公司、重慶宏聲印務有限公司、云南九九彩印有限公司和東莞智源彩印有限公司等。經常遇到批量大、燙金工藝要求高、客戶交貨期短的活件的企業可以對卷筒紙燙金技術給予重點關注。

    3.定長拉伸復合印刷避鐳射版縫技術

      激光全息鐳射轉移紙是目前國內外包裝印刷行業應用越來越廣泛的種新型包裝材料但一個重大難題就是:在輪轉凹印機上印刷時容易產生鐳射版縫RIP,造成極大的浪費。目前主要有連線和離線這兩種定長拉伸復合印刷避鐳射版縫技術解決方案。

      包裝印刷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資金和實際生產情況進行合理選擇。如果企業有輪轉凹印設備,可以采用離線解決方案壓凹凸,從復合紙生產廠家購進能夠進行避讓版縫的鐳射鍍鋁轉移紙,只需對原有輪轉印刷設備的進紙機構進行改造即可,這樣企業的投資風險和技術風險較小。

    4.鐳射圖案壓印轉移技術

      鐳射圖案壓印轉移技術是集裝潢、防偽、環保于一體的高新技術,其突出優點有:符合環保要求,防偽效果好當納利,降低生產成本。

 5.組合印刷技術

      從某種意義上講,組合印刷機已經不再單純是一臺印刷設備,而是一條集多種印刷和印后加工工藝于一體的流水式生產線。

      組合印刷是多種印刷工藝技術的結合體,即在同一條生產線上集成多種印刷方式(如柔印、膠印、凹印、網印噴墨印刷,甚至是數碼印刷)和印后加工工藝(如上光、覆膜、模切、壓痕、燙印、壓凹凸等),將各種印刷和印后加工方式的優點結合在一起,取長補短,從而獲得最佳的印制效果。   

    四、軟包裝領域值得關注的三大技術

      在談到軟包裝領域值得關注的技術時,陳所長毫不猶豫地指出了無溶劑復合技術、有機溶劑回收技術和多層共擠復合技術這三大技術。

      無溶劑復合技術于20世紀70年代在德國最先興起,目前已是歐美地區主流的復合方式。無溶劑復合技術所使用的膠黏劑中不含溶劑,因此不存在廢氣排放和溶劑殘留問題,也不需要龐大復雜的干燥裝置,工藝流程簡單數碼印刷印后加工,具有生產成本低、節能降耗、安全環保等突出優點,被公認為是未來復合工藝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此外,有機廢氣是造成軟包裝行業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今后國家在環保方面的立法肯定會更為嚴格印刷設備,軟包裝企業必須未雨綢繆,當務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有機廢氣的排放量及能耗,以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目標。通過對軟包裝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廢氣通過吸附、還原、提純、回收并循環使用,不但解決了有機廢氣排放污染環境的問題,同時還能變廢為寶印刷工藝,將回收的有機溶劑進行循環使用。

      而多層共擠復合是通過采用兩臺或兩臺以上的擠出機,分別擠出同類或不同類的樹脂,在同一模頭中匯合以后制成復合膜。它的優點是一次生產即可獲得多層薄膜,大大減少了生產人工和生產時間;不需要使用膠黏劑和溶劑,無需相應的干燥裝置印刷配件,有利于環保;可對薄膜進行多樣化的結構和性能設計,成本低,阻隔效果好。

    五、標簽印刷領域值得關注的五大技術

      接下來,陳所長又對標簽印刷領域值得關注的五大技術進行了概括,它們分別為卷筒紙膠印、數碼印刷、標簽柔印、質量檢測系統和RFID標簽。

     眾所周知,膠印是印刷行業中最常用的一種傳統工藝,在不干膠標簽印刷中大都采用單張形式印刷,直至近幾年才開始嘗試卷筒紙膠印方式。隨著不干膠標簽自動貼標設備的普及活動,卷筒紙膠印技術在今后幾年會有較快的發展但,是從整個不干膠標簽印刷市場來看,卷筒紙膠印方式還只是一種補充,并不能改變以凸印為主的格局。

      據了解,歐美國家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應用于標簽印刷領域。國內絕大多數標簽印刷企業對數碼印刷技術仍持質疑和觀望的態度。目前PS版,僅有上海伊利時、珠海奇采、廣東正迪、北京徳記、淄博泰信等標簽印刷企業使用。預計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傳統標簽印刷企業引入數碼印刷技術并以此作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此外,在全球范圍內,柔印在標簽行業所占的市場份額已達到55%~60%。但是我國仍以凸印工藝為主,柔印所占份額非常小。近兩年,柔印在我國標簽行業也取了可喜的成績。從長遠角度來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公眾環保意識的加強,柔印的優勢就會凸顯出來,其市場份額也必將逐步提升。

      陳所長指出,標簽印刷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質量檢測是生產的重要環節。從傳統人工質檢到檢測設備質檢,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外界環境的壓力也使標簽印刷企業更加重視質量檢測系統的應用。隨著國內標簽印刷業對質量檢測系統需求的與日俱增,以及質量檢測系統性能的不斷提升,其將在標簽印刷業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幫助標簽印刷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最后我們來談談RFID標簽。伴隨2008北京奧運、2010上海世博會的召開,RFID技術大展風采。在標簽領域,RFID技術也頗受青睞,給企業帶來許多便捷。以酒類標簽為例,五糧液茅臺雙溝珍寶坊等白酒企業都啟動了RFID、標簽和管理系統;在紅酒領域噴墨,東方電子、韓碩科技、成都普什研發并攻克了RFID技術在液體及金屬包裝環境中易受干擾的難題。

    小結

       隨著時代的不同,印刷包裝市場的投資熱點也會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恒久不變的,那就是只要包裝印刷企業勇于創新和發展,就一定能達到創造更大價值和贏得更大發展空間的目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