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重慶兩江新區正式成立 軌道交通要成新支柱

時間:2010-06-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作為國內唯一使用跨座式單軌列車的城市,重慶將把輕軌設備制造產業打造成繼汽摩之后的又一支柱產業,而從目前長客的技術力量和市場定位來說,這個夢想已經不再遙遠。

     兩江新區的成立將給重慶軌道交通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記者日前從重慶長客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有限公司了解到,作為國內唯一使用跨座式單軌列車的城市,重慶將把輕軌設備制造產業打造成繼汽摩之后的又一支柱產業,而從目前長客的技術力量和市場定位來說,這個夢想已經不再遙遠。

  填補西部動車維修空白

  長客公司高層介紹,動車組、城際快速列車將成為未來國內城市間通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這是大勢所趨,而長客從中看到的是整個維修市場的空白,這是一個商機,也是未來西部城市在使用動車組時能切實體會到的便捷服務。

  “城市化進程不僅僅是某一個城市的城市化,還會是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通便捷化。”長客公司說,雖然從目前來看,重慶只開通了到成都的動車組,但是從長遠來看,重慶到貴陽、重慶到昆明、重慶到西安,乃至到距離較遠的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今后開通動車組的可能性都非常大。

  “西部的動車組如果需要檢測或維修,不可能還要運到生產地去,因為那樣成本太高。”長客公司表示,動車維修項目是長客立足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初步設想,維修地址會設在長客公司目前所在的兩江新區魚嘴地區,預計占地500畝,屆時還會修建研發大樓等。

  輕軌技術要自主研發

  目前,重慶已在國內率先實施軌道交通設備技術研發,5年內,將實現輕軌交通國產化和產業化。

  “以前重慶的單軌列車主要依賴于日本,現在我們已經開始逐步實現自主研發。”長客公司一位主管技術的管理人員介紹,近幾年來,重慶的軌道交通發展迅速,已從完全依賴于日本的狀況中走出來。按照今年的設計生產能力,長客實現年組裝100輛車的目標能夠輕松實現。

  據了解,在未來10年內,在輕軌交通設備的制造中,難度最大和帶動其他產業面最大的是車輛制造。目前重慶機電控股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承載式車身骨架結構和裝飾技術。此外,重慶華渝電器儀表總廠組織開發的道岔控制系統(輕軌大腦),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的道岔傳動系統技術,也已達到國外同等水平。重慶完全可以單軌交通為突破口,打造軌道交通設備產業基地及產業鏈。

  年底首列地鐵車廂下線

  除了生產輕軌車廂,地鐵車廂的生產也成為長客公司未來的重頭戲之一。長客公司透露,今年年底,首列重慶造地鐵車廂將下線,隨后將陸續實現小量、大批量生產,將目光瞄準全國甚至國外市場。

  長客透露,重慶地鐵列車將采用拉絲不銹鋼車身,無涂料、更環保。據介紹,全長36公里的地鐵一號線將采用車身長度為19米、寬度為2.8米的地鐵車,每組(6節車廂)車設計載客量為240人,加上手扶拉環、站位等,能實現實際載客1468人。

  目前正在施工的地鐵一號線是大學城—朝天門線,預計今年底完成地鐵車輛生產,擬于2011年通車。屆時,從朝天門至沙坪壩只需26分鐘。一號線的規劃中還預留了低速磁懸浮系統接口,如有需要隨時能夠升級提速。

  圖發展 人才培訓已先行

  自主研發技術將為長客公司從車廂組裝到零部件加工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長客未來會實現從組裝到生產的大變身。

  長客公司已走出了轉型的第一步——技術人員培訓。據介紹,今年二月起,公司已先后派遣約140名員工,前往長春汽車制造公司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訓。這些員工均是從全國知名高校汽車制造等專業選拔而來,擁有本科、碩士甚至博士學歷,他們今后將成為長客公司生產、技術研發部門的元老級人物,擔負著公司今后開發新產品及生產線操作等多項任務。

  長客公司高層認為,兩江新區的成立,為長客公司帶來很多機遇,比如增加了與國際技術接軌的可能性等。

  布局長線

  軌道交通未來商機大

  發展軌道交通產業,并不只是簡單地解決當下的生計問題。布局者的眼光,甚至看到了幾十年后的市場。

  據了解,到2050年,重慶將形成輕軌“一環九線”線網,總共需要車輛5000輛以上。而在全國,到那時則有著至少2000億元的城市軌道交通市場容量。通過實施軌道交通專項布局,重慶可以占領全國軌道車輛市場的制高點,影響甚至可以撬動國際市場。

  市科委高新處透露:重慶即將研制出高效、節能、可靠性高的工程化樣品,形成年產150輛的軌道車輛生產能力。5年內,可實現輕軌交通國產化和產業化,形成年產500臺輕軌車輛和關鍵零部件的批量生產能力,實現軌道交通上下游產業總值100億元。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