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煤制天然氣正在跨越減排門檻

時間:2010-04-16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煤制天然氣項目在生產過程中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如何邁過“減排”這道檻兒,眼下已經成為業界熱議的焦點

  中國經濟迅猛發展所帶來的能源短缺問題,推動了近幾年煤制天然氣項目的建設熱潮。然而,煤制天然氣項目在生產過程中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如何邁過“減排”這道檻兒,眼下已經成為業界熱議的焦點。

  中國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煤化工分院研究員陳家仁、神華集團副總工程師吳秀章等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煤制天然氣的發展面臨著碳排放和污染物處理的環保壓力。比如,年產20億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年排放CO2近600萬噸,如果不能有效處理,的確將成為很大的環保問題。但是,業界經過經過不斷的技術創新與工程實踐,已經找到了煤制天然氣發展與減碳目標同時實現的路徑,將構建起基于煤氣化的清潔能源化工體系。

  專家認為,煤制天然氣是解決我國天然氣緊缺的有效途徑之一。目前我國對天然氣的消費需求在不斷增長。2009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到了880億立方米,預計2010年我國天然氣的需求量將達到1000億~1100億立方米,同期的天然氣產量只能達到900億~950億立方米,供需缺口正在不斷加大。從我國能源資源儲存情況來看,通過煤炭氣化獲得清潔能源是合理的。

  吳秀章表示,破解煤制天然氣的環保難題,關鍵在于選擇恰當的技術路徑。利用CO2的捕集和封存(CCS)技術,捕獲生產中產生的超過50%的CO2進行輸送和銷售,同時配套建設環保裝置處理回收副產品,可獲得可觀利潤,實現煤炭清潔高效轉化、低碳生產的新型煤化工運營模式。

  煤制天然氣是碳排放大戶。而恰恰因為煤制天然氣項目產生的CO2濃度超過80%,為實現CO2封存和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陳家仁教授告訴CCIN記者,位于美國北達科塔州東部的大平原公司的煤制天然氣裝置是全球唯一一套工業化生產線,目前已成功地運行了20年,規模為389萬立方米/天,它的CO2經捕集和凈化處理后,被送到兩家加拿大油田注入地下增加采收率,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在污染物處理方面,陳家仁指出,煤制天然氣項目可以根據自身的工藝,研發配套的環保回收項目。大平原公司的做法是,根據自身的工藝路線,配套處理回收裝置,開發出無水氨、惰性氣體、苯酚、甲酚酸、硫酸銨等副產品,實現環境和經濟的雙贏。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已經開始建設和籌建的煤制天然氣項目有15個,獲國家發改委批建并開始實質性運作的有3個,分別是:內蒙古匯能集團16億立方米鄂爾多斯項目、大唐國際內蒙古赤峰40億立方米和大唐國際阜新年產40億立方米項目。這些項目都在碳減排和消除污染方面進行了規劃。

  其中,匯能集團煤制甲烷氣深加工和廢氣廢渣綜合利用項目,對已有煤制天然氣、蘭炭、廢棄的CO2進行深加工和循環利用,采用國內外先進工藝技術,引進國外關鍵設備,年可生產8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并配套建設年產40萬噸乙二醇、6萬噸碳酸二甲酯、5萬噸食品級CO2、6萬噸CO2降解塑料、3億塊灰渣磚項目,將廢氣、廢水、廢渣充分利用,實現了減排增效的雙目標。此外,神華集團現正在其鄂爾多斯煤制油基地建設一個CO2捕集與封存示范項目。

  隨著國內可持續發展戰略和新的環保政策實施,選擇環保、潔凈的煤氣化技術,發展CCS技術,研究其他廢物的經濟化回收技術,是我國煤制天然氣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行業“減碳”的關鍵。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