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紡織類公司四面楚歌的同時,一些位于產業鏈高端的新興紡織類公司卻率先成為紡織業藍海的開拓者。
“如果將傳統紡織行業比喻為一個競爭慘烈的紅海,那么國內的家紡行業顯然是一個新興的藍海。”
在傳統的紡織類企業無奈選擇退出熾熱的資本圈的同時,以家紡企業為代表的一批紡織行業新貴卻選擇了積極挺進,他們的異軍突起也讓投資者對這一相對默默無聞的傳統領域產生了新的興趣。
2009年下半年,羅萊家紡和富安娜相繼登陸中小板,湖南夢潔家紡也順利通過IPO審核,讓家紡這一紡織類細分行業開始進入投資者的視野。
如果不考慮剛剛上市、股本較小的因素,羅萊家紡和富安娜以45.24元/股和37.38元/股的高價,成為整個紡織服裝板塊68家公司中股價最高的兩只股票。這一現象被前述分析人士形象地稱之為“老樹開新花”。
一個有趣的數據讓這種現象顯得頗為合理。有資料顯示,2007年美國消費者大概消費了10億條毛巾和5.5億套床單和枕套,幾乎等于每個家庭購買了至少9條毛巾和5條床單和枕套。
“這一數據意味著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內消費能力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羅萊家紡這樣的細分行業龍頭率先借力資本市場,顯然將分得第一杯羹。”前述上海券商研究員告訴記者。而富安娜和夢潔家紡的相繼上市也被認為是行業巨頭之間競爭的一種表現。
在羅萊家紡最新公布的業績快報中,整個行業的差距顯而易見。與德棉股份超過1億元的虧損相比,羅萊家紡2009年的凈利潤高達1.52億元,同比增長35.19%。盡管上市融資導致公司凈資產由3.05億元大幅增加至13.37億元,但該公司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仍然高達25.88%。
尚未公布年報業績的富安娜去年前三季度即實現凈利潤5075.38萬元,每股盈利0.66元,凈資產收益率高達30.12%,表現同樣不俗。
與國泰君安行業研究員對一家傳統紡織企業“主營業務并無明顯亮點,未來盈利能力改善空間有限”的評價相比,國聯證券分析師楊帆認為受國內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及消費升級等因素的驅動,“近年來家用紡織品行業已經成為紡織行業中成長速度最快和發展潛力最大的子行業,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盡管市盈率頗高,但在羅萊家紡最新一期的前十大股東中,依然有全國社保基金102組合等4家機構榜上有名,無疑體現出機構同樣對這一細分行業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