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一號提案”聚焦低碳 汽車業有望成低碳社會先鋒

時間:2010-03-12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盡管《低碳經濟指導意見》并未在兩會前如期推出,但這并不妨礙“低碳”搭上兩會的順風車,引發一場深刻、理性的探討。而從兩會上傳出的一個明顯信號是:更具領先優勢,有望最先“晉身”為低碳產業的,非汽車業莫屬

      盡管《低碳經濟指導意見》并未在兩會前如期推出,但這并不妨礙“低碳”搭上兩會的順風車,引發一場深刻、理性的探討。而從兩會上傳出的一個明顯信號是:更具領先優勢,有望最先“晉身”為低碳產業的,非汽車業莫屬。

      新能源汽車從降低排放、節能環保上來看,可謂低碳產業的排頭兵,也因而成為這次兩會最受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代表委員們就“新能源汽車的私人補貼政策、加大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以及相關技術標準盡快出臺”等建言獻策。

      中國信息中心信息開發部主任徐長明也對記者透露,兩會之后針對新能源出臺的一些政策,將進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九三學社提出的《關于推動我國經濟社會低碳發展的建議》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高度認同,被列為本屆政協會議的“一號提案”。這無疑具有風向標作用。以提高能效、發展清潔能源為核心,以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機制為關鍵,以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低碳發展,成為今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取向。

   據記者了解,發改委目前正在起草低碳經濟指導意見,將對低碳經濟概念進行界定,規劃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該指導意見將在全國范圍內選擇大約10個城市推進低碳經濟的試點。這一意見有望在全國兩會后公布。

   全國乘用車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向本報記者表示,低碳經濟是個大概念,與電動車、小排量汽車,包括農村的柴油車改進等有直接聯系。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于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相當重要。

   兩會上,汽車界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建言,其中,汽車質量、低碳、新能源、中國汽車品牌發展等“熱詞”在代表的提案中不斷閃現。代表委員們的建議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的私人補貼政策、加大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以及相關技術標準盡快出臺”等方面。

   事實上,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5000萬輛,到2020年將達到2.5億輛。中國汽車銷量迅速增長,勢必進一步加重能源和環境問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誰在汽車節能減排方面領先,誰就能占得先機。對各個汽車廠商來說,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重要的開發領域。

   補貼刺激力度應加大

   兩會期間,比亞迪銷售公司副總王建鈞對上海證券報坦承,希望國家關于新能源汽車私人用戶的補貼能盡快出臺。

   在成本和市場化之間苦苦掙扎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們,正迫切期待著政府的補貼政策成為現實,這對于新能源汽車的“上路”將起到關鍵作用。

   作為人大代表的長安汽車(000625,股吧)集團副董事長尹家緒在兩會上提出,中國應從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方面加快純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在純電動汽車導入初期,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購置差價給予較大幅度的補貼;給予電動汽車停車場優惠、充電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出臺電動汽車免征消費稅、購置稅等最優惠的財稅激勵政策,并對電動汽車及其零部件自主創新企業給予減免所得稅優惠等政策。

   事實上,全國人大代表、工信部副部長苗圩在3月7日透露,工信部聯合有關部委計劃在中國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使用試點工作。從區域上來說,要增加若干城市進入試點。

   最振奮人心的消息也由苗圩帶來。他表示,對私人購買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一定財政補貼,目的是引導社會更加重視汽車的節能與環保問題。針對個人購買純電動轎車,中央財政的補貼最高可以達到5萬至6萬元人民幣,地方政府也會給予補貼。對于補貼的標準,苗圩表示,“節油越多補貼就越多,現在個人購買只限定于轎車,中央財政的補貼最高可以達到5萬至6萬元人民幣,當然是針對純電動車,最低的可能只有幾千元。有些地方政府為了爭取試點,還表示中央政府補貼多少,地方政府也出多少。”

   “這樣一來,如果一輛電動車的節油標準達到6萬元的國家補貼,再加上6萬元的地方補貼,最高12萬元的補貼對中國新能源車的銷售刺激力度會很大?!睎|海證券汽車行業研究員吳文釗這樣評價。

      據悉,2009年開始,中國啟動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13個城市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長度10米以上的城市公交客車是當時補貼的重點,其中混合動力客車最高每輛補貼42萬元,純電動和燃料電池客車每輛分別補貼50萬元和60萬元。

   在搭上了兩會順風車后,2010年很有可能成為“中國新能源轎車元年”。

   新能源汽車標準呼之欲出

   除了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標準也是兩會代表委員們的關注點。

   全國人大代表、萬向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魯冠球提出了《關于制定新能源汽車國家標準的建議》。主要內容為:一是由國家相關部委牽頭,成立國家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委員會,制定完善的新能源汽車標準。二是關鍵零部件技術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新能源汽車標準的制定首先是關鍵零部件標準的制定,盡快確定統一的關鍵零部件產業標準。三是以鋰動力電池為依托,重點推進鋰離子電動汽車相關產業標準的制定。四是要加強與發達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標準的接軌,制定出具有國際通用水準的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

   新能源車相關技術專家指出,今年日本豐田汽車生產的混合動力汽車將在100萬輛左右,而我國磷酸鐵鋰電池還沒有大規模用于混合動力汽車,這已表明我國在新能源車的開發方面差距很大。

   為此,人大代表、廣汽董事長曾慶洪在兩會上的提案是:利用國家補貼的鼓勵政策和強制性技術標準相結合的方式,從低度混合動力車起步,通過不斷增加的節油強制性技術標準和不斷修改的國家補貼鼓勵政策相結合,加速我國的技術進步和新能源車推廣的速度。

   人大代表、江淮汽車(600418,股吧)董事長左延安也建議,應明確汽車產業強國的戰略目標及具體量化指標,如新能源汽車規模等。

 中國信息中心信息開發部主任徐長明對記者表示,在兩會之前國家就已經開始對新能源汽車表現出了足夠的重視,兩會之后針對新能源出臺的一些政策,將進一步刺激這個新興市場的發展,從而使中國新能源車在全球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