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資訊】科技發展路線圖最重要的特征首先是高度的概括性和高度的綜合性,其次就是相對科學準確的前瞻性。
科技發展路線圖是用簡潔清晰的圖形、表格、文字等描述技術進步的發展方向和步驟,其主要功能包含:預測未來市場所需的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瞄準目標,確定須要重點研究的關鍵科學與技術;指明科技研發的方向和途徑,組織行業協作,配置研發資源,作出科學決策;尋求知識共享技術協作的新伙伴,減少科技創新的風險,提高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把握未來的市場機遇與發展空間。
此外,對傳統產業而言,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又是一個系統診斷工具,可以幫助人們找出產業鏈中的薄弱環節,而這些薄弱環節則往往正是其“利潤池”之所在。
2050年技術路線圖所指明的五大發展方向——節能減排、混合水泥、協同焚燒可燃廢物、CO2捕集儲存、生物質燃料聯產,這與綠色低碳經濟的大趨勢是一致的。
然而這些領域中各個課題技術發展的成熟度、深度、廣度及研發應用的難度是有差別的,有的可能還在初級階段,有的可能已經比較成熟,具有相當把握。但是鑒于距離2050年還有40年時間跨度,世界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諸多因素的不確定性或某些偶然事件的影響,該路線圖的進程和內容或將有所變化,在所難免。但是總的來說,這是在人們現有智慧和世界局勢較平穩發展條件下較現實的預期目標。
國際能源結構(IEA)、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和水泥工業可持續促進委員會(CSI)對2050年前世界水泥工業CO2減排所需投資的估算如表2所列,即用于水泥工業CO2減排的投資介于3540億美元~8340億美元之間。
可能是對CCS的期望太高了。相反地,對其他措施的減排作用估計不足,尤其是對替代熟料生產混合水泥的投入更偏少??磥眍A測投資的分配尚須根據各項技術措施(路線)的研發進展情況適時作出相應的調整。
我們應針對我國的具體情況,考慮到國際市場的變化,參考該2050年技術路線圖的思路,對我國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制定相應的路線圖。分重點、分課題、分階段地籌措財政保障,綜合組織各有關行業的科技研發資源,協作攻關,把我國又好又快地建成為一個綠色水泥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