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第二機床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王躍宏1月1日表示,今年機械行業的招標市場越來越混亂,該廠一臺TK6926數控落地銑鏜床,在海外報價 1200萬元,而國內另一家企業以低于成本的價格惡性投標,最后逼得該廠價格壓低了100多萬元,以1100萬元成交。
中投顧問機械行業研究員段嘉宣認為,招標混亂導致行業出現惡性競爭,這種惡性競爭的背后凸顯的是行業供需矛盾的加劇。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國外對我國機械產品需求趨于平緩,加上國內大規模基建計劃的投資帶動,使得階段性的產能過于充足,加劇了供需二者之間的矛盾。具體有以下兩點體現:
第一,出口市場需求還未出現明顯的轉暖跡象。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1月,我國對外貿易出口總值為10709.8億美元,同比下降18.8%,其中機械設備出口總值為2103億美元,同比下降15.3%,還處于平緩的復蘇期之中。
第二,政府主導的固定投資拉動了機械行業的設備需求,幫助企業擴大了產能,但不具有可持續性。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1月份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8634億元,同比增長32.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5.3個百分點。而同期1-8月,中國機械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778億元,同比增長40.38%。國家集中力量搞基礎設施建設,帶動許多企業加大產能建設,如機床行業,使得許多原先不涉及重型機床領域的公司都紛紛涉足,期望能在本次基建計劃中分一杯羹,但這么大規模的投資不可能年年都有。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表示,隨著供需矛盾的加劇,企業為了求生存往往采取價格戰的策略來表現,長此以往的結果,形成的惡性競爭,將造成企業之間的總體贏利水平普遍下降。盈利水平下降又導致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不足,將不利于整體行業的健康發展。對此國家有關部門可以建立相關的即時產業預警機制,盡早及時的對供需矛盾突出的進行調整。
中投顧問最新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機械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09年,受益于國家擴大內需政策,1-6月,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7918.28億元,呈較快增長態勢。
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機床產品產量及進出口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