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力拓財務狀況惡化 再度示好中鋁

時間:2009-09-17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剛剛通過配股獲得152億美元的力拓并沒有緩解其財務危機,目前的力拓入不敷出、債臺高筑。

剛剛通過配股獲得152億美元的力拓并沒有緩解其財務危機,目前的力拓入不敷出、債臺高筑。 “至少負債240億美元。”世界鋼鐵資訊資深分析師張長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力拓內部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凈負債391億美元,就算配股獲得152億美元,債務負擔仍舊沉重,“其中還有89億美元下個月必須償還”。 在巨額債務的壓力下,力拓近期連續“變賣家產”、削減資本支出,以贏得喘息之機。“在利潤銳減的情況下,(力拓)變賣非核心資產難以從根本上緩解財務危機。”要求匿名的安永中國會計師事務所人士表示,力拓的財務狀況已再度惡化,此前一直試圖收購力拓的必和必拓正在迎來再購轉機。 “手里沒錢” 兩年前以380億美元巨資收購加鋁讓力拓一直包袱纏身,力拓也一直希望通過出售非核心資產來修復其嚴重失衡的資產負債表。 2008年年底,力拓分別以7.5億美元、16.95億美元和4.95億美元出售了其阿拉斯加的GreensCreek金銀鋅鉛礦、美國Cortez金礦和西澳琴泰半島的鈾項目。賣礦的收入用來填補收購加鋁的債務窟窿。 進入2009年,力拓一方面和中鋁談判合作,另一方面也加快了“賣身”的速度。1.25億美元變賣50%寧夏的煉鋁廠股份,7.61億美元出售美國的雅各布蘭奇煤礦,12億美元變賣旗下食品包裝業務,20.25億美元出售其在歐洲和亞洲的食品包裝業務以及全球的藥品和煙草包裝業務……眼看還款日期日益臨近,日前又以16億美元將其位于巴西Corumbá的鐵礦石項目、位于阿根廷的碳酸鉀項目和位于加拿大Regina的勘探資產打包賣給競爭對手淡水河谷公司。 “力拓尚未重生。”在融資152億美元、并宣布與必和必拓組成合資公司后,英國《金融時報》評論員曾經如此預言。“力拓只是階段性的躲過了財務危機” “力拓根本拿不到與必和必拓合資約定的58億美元。”張長安表示,根據合資企業股權對等的原則,必和必拓在新公司上的投資可以抵消支付給力拓的金額,而實際上,必和必拓每月在新公司的投入高達2.5億美元。 “力拓是業內負債最多的企業。”上述安永中國人士表示,力拓的凈負債與總資本的比率約為30%,未來一兩年內力拓難以擺脫收購加鋁的貽害。而根據收購加鋁的協議,今年10月份力拓將再支付89億美元的欠款。 “(力拓)手里沒多少錢。”該人士表示,力拓方面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凈利潤24.54億美元,同比去年的69.51億美元下跌65%。“要想還債,力拓只能繼續賣資產。” 66億美元。這是過去18個月力拓變賣的“家產”,但相對于200多億美元的債務,這僅僅是個零頭。 靠中鋁“拯救”? 中鋁和必和必拓競購力拓的情形將再次上演? 自從進入8月以來,力拓接二連三地向中鋁示好。該公司CEO、CFO等高管近日連續做出表態,表示“公司正與 中國鋁業(行情 股吧)公司就可能的鋁土礦和氧化鋁交易進行商談。” “不排除力拓變賣鋁土資產還債的可能。”有行業分析師表示,在財務危機日漸嚴峻的壓力下,力拓必須想方設法“借錢還債”,而“不差錢”的中鋁自然是首選,但他建議中鋁“下手”前先考慮一下“195億美元注資失敗”的前車之鑒。而昨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中鋁副總裁呂友清表示“并不知情,但愿意合作。” “如果不想被惡意收購,力拓必須依賴中國市場。”有發改委研究員表示,曾經借助中鋁炒作走出困境的力拓還是需要中國拯救。 雖然暫時放棄了收購,但必和必拓染指力拓的想法并沒有徹底消亡。“在未來一年內,必和必拓不會對力拓發起收購。”必和必拓CEO高瑞思在去年12月放棄收購力拓時表示。實際上,根據有關法律規定,自去年12月宣布放棄收購力拓一年內,必和必拓不得對力拓發起新一輪收購。 “必和必拓從未泯滅收購力拓的欲望。”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鋼鐵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一旦力拓再次發生嚴重財務危機,雙方將加大此前的合作力度。“只要價錢合適,必和必拓不是沒有機會。” 力拓CEO艾博年對此也并不否認,此前他訪問中國時明確表態,“力拓的價值被大大低估,必和必拓目前的出價離我們的預期差得非常遠。” “到12月之前不能收購。”昨天,必和必拓中國區人士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尚未聽說公司有重啟談判的意向。 “力拓正在重復去年的故事。”上述專家表示,雖然過去了一年多,但力拓的境遇和去年同期基本相同,“和中鋁眉來眼去,必和必拓也正垂涎不已。”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