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首鋼:共和國的鋼鐵記憶

時間:2009-09-15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在中國,很少有一家企業像首鋼這樣,具有一個時代的標本意義,就像其董事長所說:“首鋼的成長,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前30年,新中國成立后30年,改革開放30年,為新中國工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爐前工王利元和他的工友們一起掄起大錘,砸開出鐵口的封泥,紅亮的鐵水像一條金龍奔騰而出,照亮了新中國鋼鐵業的第一個黎明。這是首鋼工人王利元刻入生命的一天——1949年6月26日。 時光之手穿越60年,2009年9月1日,那座曾經讓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朱德等無數領導人興奮不已的煉鐵爐依然矗立,煉鐵廠的廠長助理田祥安靜地坐在計算機前,控制著爐子的溫度和濕度。60年來它已產鐵4500多萬噸,再過一年,它將光榮退休,在新建的“冶金博物館”中展開新的生命歷程。同一時間,渤海灣西岸,我國首座5500立方米的高爐在朝陽中燃燒,書寫著中國冶金工業的新篇章。 在新中國迎來新生 在中國,很少有一家企業像首鋼這樣,具有一個時代的標本意義。“首鋼的成長,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前30年,新中國成立后30年,改革開放30年,為新中國工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首鋼董事長朱繼民動情地說。 1919年,中國北方最大的鋼鐵廠選址在北京石景山,一批立志救國的有識之士憧憬振興實業,這就是首鋼的前身。抗戰期間,石景山成為日軍的后方鋼鐵基地。在軍閥戰亂和侵略者的鐵蹄下,石景山鋼鐵廠30年僅產生鐵28.6萬噸。 1958年,國家投資2.4億元人民幣對石景山鋼鐵廠進行擴建和現代化改造,首鋼結束了有鐵無鋼的歷史。 首鋼的礦石吞吐量越來越大,三座高爐因為沒有自己的供礦基地而鬧饑荒。此時,河北遷安縣的老百姓主動來到北京。“我們縣有鐵礦砂,你們要不要?”“要,當然要啊!”1959年2月,時任首鋼中心試驗室領導的丁書慎和副總經理胡兆坤坐上一輛老式吉普車,冒著大雪向遷安進發。當年春天,數千工人高舉紅旗,浩浩蕩蕩開進遷安。第二年,遷安選礦廠拔地而起,生產精礦粉6395噸,首鋼第一次吃上了自己的“精白粉”。 1962年,首鋼建成了中國第一座30噸氧氣頂吹轉爐。一些老工人至今還記得,11月4日,在鋼水即將流淌出來的時刻,朱德委員長在煉鋼爐前徘徊,一語不發,工人們擔心危險,勸他離遠一點,但他執意不肯,最后他拖著一把椅子放到距離爐門最近的地方,坐下來靜靜等待…… 就在這一年,首鋼完成了擴建工程,成為集采礦、燒結、焦化、煉鐵、煉鋼、軋鋼為一體的鋼鐵聯合企業。而隨著中央對經濟路線的調整,中國鋼鐵業開始復蘇。 在改革開放中騰飛 改革開放后的三十年,一座座高爐的擴容改造,使首鋼的鋼鐵產量從179萬噸增加到1214萬噸,銷售收入從14.43億元增加到1320億元,經營由鋼鐵擴展到電子、機械、造船、建筑、輕工、化工、有色金屬等14個行業。 1979年12月15日,首鋼新二號高爐點火,首鋼率先打破計劃經濟的束縛,實行承包制,37項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脫穎而出,由此開啟了中國鋼鐵企業大規模技術改造的先河。 為把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轉爐搬到中國,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1986年,首鋼開創性地引進了一套包括兩座210噸轉爐的二手煉鋼設備,僅用7個月又22天,就將2.6萬平方米、5萬噸重的比利時賽蘭鋼廠拆除干凈,于1987年9月搬遷到首鋼,年產300萬噸鋼,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偉大創舉。1994年,首鋼鋼產量達到824萬噸,成為“全國第一”,這座二手鋼廠功不可沒。 1992年,一條重要信息傳到北京:秘魯一家國有大鐵礦因經營不善,正在招標出售,來自美國、日本等國的十多家買主紛紛爭購投標!首鋼立即派出一位副總經理火速飛往秘魯,給他的指令是:不惜一切代價,不論多少錢,必須買下來!拍賣現場,你爭我奪,首鋼最后亮出令人瞠目的報價“1.2億美元”。在20世紀90年代初,這是超乎想象的天價,但在礦石資源爭奪日趨激烈的今天來看,這無疑是極具前瞻意識的舉措。 新世紀新首鋼 經歷了近百年的喧囂和幾代人的激情,京西的石景山即將迎來新的輝煌。到2010年,首鋼冶煉部分將全部搬離石景山,7.07平方公里的土地將留給北京,盤踞百年的“十里鋼城”將被“城市西部綜合服務中心”和“后工業文化創意產業區”取代,同時,在渤海灣西岸一個沉寂千年的小島——曹妃甸,將崛起一座新首鋼。 2005年2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了首鋼搬遷方案,同意首鋼實施壓產、搬遷、結構調整和環境治理,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設一個新首鋼。2008年1月5日上午,連續生產35年零2個月的首鋼4號高爐在工人們無比眷念的目光中熄滅了爐火,這標志著首鋼壓產400萬噸鋼的工作正式啟動。一些首鋼人將離開他們世代生活的桑梓之地,而對這座世紀鋼廠來說,停爐和動遷不是結束,而是一次全新的開始。 在首鋼石景山廠區,一些老舊閑置的冶煉設施不再被拆除,將成為未來“工業主題公園”和“冶金博物館”的一部分。“人們不會因為首鋼搬遷失去對這座鋼城的記憶,一些標志性的工業建筑和設施將作為工業文化遺產永久保留。”朱繼民說,“同時,我們在北京將加快發展高端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汽車零部件產業、動漫文化創意產業,做好土地開發和總部經濟,未來這里將產生1000億元以上產值!” 首鋼4號高爐的熱風爐工楊瑞林說:“我希望4號高爐會保留下來,成為一個主題酒吧,我很樂意做一名講解員,向游客講述它的光榮和滄桑。” 今年5月21日9時18分,在渤海灣西岸,世人矚目的首鋼京唐公司5500立方米高爐正式啟動點火,這是目前國內容積最大、工藝最先進的大型高爐,平均日產量12000噸。與此同時,遷鋼、首秦、順義冷軋相繼建成投產,標志著首鋼搬遷調整的新布局、新優勢基本形成。 “我們將加快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通過新項目的建設和跨地區鋼鐵企業兼并重組,到2012年鋼產量達到3000萬噸,提供整船、整車、整橋、整棟高層建筑的優質鋼材!”朱繼民對首鋼的未來充滿信心。 60年歲月,50萬首鋼人,延續著民族振興的夢想,濃縮了中國鋼鐵的記憶。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