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重機企業需重點提升“技術創新”

時間:2009-06-22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今年以來,重型機械企業紛紛推出了新產品在市場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中國重型機械協會名譽理事長汪建業也表示,“下一步,國內重型機械行業應當將提升自主開發能力作為重點。”

今年以來,重型機械企業紛紛推出了新產品在市場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中國重型機械協會名譽理事長汪建業也表示,“下一步,國內重型機械行業應當將提升自主開發能力作為重點。”    新品成經濟增長點    中信重工總經理任沁新在2009年的任職報告中,話語間無不透露著一個“新”字,新產品、新技術、新項目、新市場。他表示,加強新技術、新產品的市場推廣,快速提高市場份額,盡快實現產業化,重點要加大褐煤提質、大型立磨、軋機用大型減速機、大型高效輥壓機、綠色水泥等市場領域的開拓力度,確保新技術、新產品盡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大力開拓新市場后,中信重工節能、環保產品全面走俏,市場呈現逆勢增長的勁頭。4月中旬,該公司與吉林亞泰、江蘇磊達等6家單位的高管共簽訂了11臺大型立磨的合同、協議,其中包括一個國內最大LGMS4624礦渣立磨總包工程項目協議。截至目前,該公司在手立磨訂單接近50臺。中信重工自主開發的大型立磨產品,與傳統球磨工藝相比可節能30%~40%。盡管經濟危機中寒潮涌動,但在國家重點支持的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領域,中信重工大型立磨產品市場訂貨的“熱度”與經濟“嚴寒”形成鮮明對比。    大連重工·起重集團董事長宋甲晶表示,該公司的產品規劃也要求“新”,他說:“傳統產品市場萎縮不等于沒有需求,只是對產品的要求更高,一些高、精、尖的重大裝備,一些目前還需要進口的裝備,都是我們多年來一直瞄準的市場,也是我們今后自主創新的方向,下一步我們要在清潔、高效、節能的傳統產品上,走獨、特、專、新的差異化之路。”    國內最大的90級大型船用曲軸在大連重工·起重集團華銳曲軸公司近日正式下線。與此同時,大連重工·起重研制的國內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兆瓦風電機組也成功下線,該機組的成功下線使我國又一重大裝備國產化難題得到破解,市場前景看好。    此外,中小企業也嘗到新產品帶來的甜頭。    生產平板硫化機生產企業遼寧華隆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研發新型產品,對傳統產品的核心組件進行改造,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截至目前,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00萬元。    另據石煤機宣傳部部長李東升介紹,該公司今年3月石煤機公司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技術人員共同研制出“掘進機智能型恒功率自動成形截割與定位控制系統”。該項目為我國實現煤礦開采自動化和無人礦山工作面開創了自動掘進裝備之先河。同時,該公司致力于煤礦井下輔助運輸設備的研發生產,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套高速運人系統、變頻卡軌車、蓄電池齒軌車等新產品在山東東灘煤礦、山西漳村礦、內蒙古烏蘭木倫礦投入使用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新品開發需加強    汪建業談到新產品開發時認為,推陳出新是未來必然的發展趨勢。而開發時還需注重與鋼鐵企業的協同作戰,與標準的進一步提升。    他解釋說,重型機械是為鋼鐵行業等生產行業服務的技術裝備,重機企業如果不了解用戶如鋼鐵行業的生產工藝情況,就不能很好地滿足用戶的需要和市場的需求,這就需要鋼鐵企業與重型機械企業加強協同作戰,在技術上要積極提倡聯合開發。    在這方面,鞍鋼與一重聯合開發了1700毫米熱軋和1780毫米冷軋機,二重與首鋼聯合開發了3500毫米中厚板軋機等。這種結合是今后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是鋼鐵行業促進裝備國產化的發展方向。    汪建業還認為,為保持國內重型機械行業新產品健康和快速發展,必須用技術標準來規范市場,用技術標準來設定進入市場的門檻,這樣才能保證整個重型機械行業企業的正常競爭。    現在,國家對標準的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過去,有關標準體系主要由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應當向協會標準轉變,由有關協會牽頭,聯合有關企業制訂相關的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的標準。現在,在標準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國家有關部門管不到、協會管不了、企業無所適從,結果是標準本身不標準,沒有發揮標準的作用。應當讓標準與時俱進,真正發揮標準的作用,適應技術進步的需要。    重型機械行業標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設備普遍大型化,并在高溫和環境惡劣的條件下工作。如國家制訂有關螺栓的標準最大規模為直徑42毫米,而鋼鐵企業應用的大型軋機大型的地腳螺栓重達1噸,根本沒有標準與之對應。目前,大型技術裝備多是單件或小批量生產,容易受具體生產和技術條件的影響,對大型裝備的有關加工工藝也要有先進實用的檢測標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