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床制造拒絕浮躁

時間:2009-05-21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每一次上規模的機床展覽會都宛如一次大閱兵,一場競爭演習,無論是本土企業還是跨國公司,都紛紛拿出自己最新最先進的產品來比拼。

每一次上規模的機床展覽會都宛如一次大閱兵,一場競爭演習,無論是本土企業還是跨國公司,都紛紛拿出自己最新最先進的產品來比拼。作為這場大展示中最具實力的力量,跨國公司在展示產品和技術的同時,也有意無意地把自己未來的發展戰略顯露了出來。 現在,跨國公司在中國正逐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他們從過去分散的、單打獨斗的若干企業,變成了一個個有統一目標、統一戰略、統一品牌和統一協調的企業集團。同時,還有為數不少的公司在中國建立了研發中心,或者干脆就把中國當作其全球最重要的市場。 一位業界老前輩告訴記者,在CIMT2009上,他關注的不是參展企業的規模,也不是參展產品的水平,而是跨國公司下一步的中國戰略。隨著全球化趨勢明朗,跨國公司在華采取的戰略,往往決定著國內眾多企業下一步的發展,甚至未來的命運。 面對跨國公司咄咄逼人的勢頭,國內企業也想迎頭趕上。近幾年,國內一批具有較強實力的企業都加大了新產品研發力度,同時,新產品的研發周期也逐步縮短。然而,行業的快速發展,難免會滋生一些浮躁情緒和浮夸風氣,在這種浮躁心態的影響下,許多企業開始不再踏踏實實地搞產品、做市場,更不在加強研發能力和培養人才上下功夫,而是急功近利,為了得到眼前的一點市場利益而不惜搞短期行為。 對于機床工具行業而言,浮躁是萬萬要不得的。 記者至今仍記得行業內老專家恩寶貴說過的一句話:目前國內機床產品在性能上與國際知名品牌的性能相差不大,為什么得不到客戶的認可呢,關鍵在于可靠性。他認為,夯實基礎,多做“笨”工作,提高產品可靠性才是行業當務之急。目前,國產的數控加工中心可靠性雖然明顯加強,但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不小的差距。 近年來,我國進口的數控機床總額居高不下,其中進口數控加工中心從數量到價格都是以普及型為主,高檔只是少數。而這大部分的加工中心機床,國內與國外相比技術水平差距并不大,只要認真努力就有可能縮小差距,實現國內供應。 恩寶貴說,上世紀90年代初期,國內數控機床處在低潮期時,主要因為產品可靠性不高,砸了不少企業的牌子。現在汽車行業對機床的需求拉動迅猛,但由于汽車行業往往是大批量生產,對機床可靠性則提出了更高要求。 恩寶貴介紹,臺灣機床廠商的“笨”工作就做得比較扎實。機械手、滾珠絲杠等進行100萬次的可靠性試驗,在這過程中,工藝、材料上隱存的問題就會自然顯現,從而促使企業盡快改進。 他認為,提高可靠性要從設計開始,到加工、裝配、出廠檢驗以及配套件選購的一系列生產過程。其中,可靠性試驗的“笨”工作絕不能省。刀庫、機械手、工作臺、滾珠絲杠、液壓件、電器開關等必須要通過嚴格的可靠性試驗。 萬丈高樓平地起,先穩穩地打下基礎,再大規模地開拓市場,這種像水一樣滲透的發展戰略,是日本公司的撒手锏。憑借這種獨門功夫,日系企業在國內市場斬獲頗豐。在當前機床行業市場環境大好的前提下,國內機床制造業不妨也借鑒一下,如果能夠踏實做好可靠性工作,相信替代進口為時不遠。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