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23年日本工業機器人訂單減少1/4,中國市場低迷或為主因

時間:2024-03-27

來源:

導語:近日,日本機器人協會宣布:2023年,日本工業機器人訂單同比減少24.3%,為7237億日元(約等于350億人民幣)。(下文金額日元均換算成人民幣)

2023年的特點是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近日,日本機器人協會宣布:2023年,日本工業機器人訂單同比減少24.3%,為7237億日元(約等于350億人民幣)。(下文金額日元均換算成人民幣)


2023年10-12月,日本工業機器人訂單額為77億人民幣,同比下降了28.6%,創下了自200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生產值也下降了19.8%。


日本機器人協會表示,在采取措施解決勞動力短缺等因素的背景下,投資自動化的意愿很高,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意味著資本投資正在推遲。


四年來首次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工業機器人訂單從19年開始呈持續增長態勢,2023年是這四年來的首次下降。


640.png

圖片來源:日刊工業新聞社


日本是世界上主要的機器人制造國,占全球機器人產量的46%。日本工業機器人產業在市場規模和技術方面均領先全球,其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完整,而且擁有眾多核心技術,其發展趨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市場狀況。


回顧日本工業機器人發展歷程,其工業機器人行業與汽車行業相互成就,工業機器人大幅提升汽車生產力,而汽車企業提供了大量工業機器人訂單。


2020年,日本生產的工業機器人占全球工業機器人總產量的45%,日本產工業機器人的78%出口至國外,而我國是日本工業機器人重要的出口市場。


2023年,日本市場的出貨量為9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0.3%,出口額為296億人民幣,同比下降13.4%,為四年來首次下降。


從出口地區來看,亞洲地區出口下降。其中,日本對中國的出口約為118億人民幣,同比減少了約27億人民幣。


1月26日,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發那科發布2023財年(截至2024年3月)的合并凈利潤預計同比減少28%。作為主業的工廠自動化部門的訂單以中國為中心持續低迷。


安川電機也在1月12日公布財報數據指出,因中國投資低迷,上季度(2023年9至11月)“機器人部門”訂單額較去年同期減少6%至31億人民幣。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約占全球工業機器人需求的一半。202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放緩,一定程度上導致日本工業機器人訂單減少,日本機器人制造商預計,2024年中國市場仍將低迷。


恢復不如預期


縱觀我國2023年的整體發展情況,機器人行業的恢復與增長速度并不如預期。


202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下行的原因:


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近年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加之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這對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需求產生了一定的壓制作用。


行業周期的調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在過去幾年經歷了高速的增長,隨著行業周期的調整,增速有所放緩。此外,部分傳統制造業領域也面臨產能過剩、技術升級困難等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需求。


成本壓力的加大: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部分企業對工業機器人的投資意愿減弱。同時,由于工業機器人前期投入較高,而回報周期較長,使得部分中小企業對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望而卻步。


技術創新的挑戰:雖然中國工業機器人技術在不斷提高,但在高端領域與國際領先水平仍有差距。同時,部分企業對于引入新技術存在疑慮,擔心技術風險和生產中斷等問題,這也影響了工業機器人市場的拓展。


市場競爭的加劇: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工業機器人領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部分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采取低價策略,導致整個行業的利潤空間受到壓縮。


但是,人形機器人賽道逐漸火熱,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


據中國機器人網統計,2023年1月1日到12月15日,國內共有9家人形機器人企業獲得累計超過19億的融資,其中有3家企業單輪融資金額超億元。反映在產品上,2023年全年國內企業和團隊推出了10余款人形機器人新產品。


人工智能為通用人形機器人帶來新的想象力之際,特斯拉、亞馬遜、微軟、三星等多家全球巨頭企業都在紛紛投入人形機器人的研發中。


據國際機器人協會預測,2021年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將高達71%,2030年將達千億。


結 語


今年年初,日本機器人協會預測,2024年,日本的工業機器人年訂單量將比上年增長6.0%,達到436億人民幣。會長山口健治(發那科總裁)解釋說,"資本投資的觀望形勢依然強勁,但自動化需求本身并未減弱,實現目標的潛力巨大"。


而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憑借著不懈努力,正逐漸實現核心部件自主研發,面對挑戰,中國工業機器人企業需要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投入,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同時也需要加強與各方的合作,把握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成長機遇。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