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智能手機開始逐漸普及,實現了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跨越,手機圈已經連續10年未迎來顛覆性革命。但隨著AI浪潮席卷全球,“AI手機”的時代正式拉開序幕,手機廠商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大戰——AI之爭。3月18日,榮耀春季旗艦新品發布會召開,正式發布了全新AI使能的全場景戰略,并推出平臺級AI賦能、以人為中心的跨操作系統。這一次推新,榮耀不僅給出了基于意圖識別的全新人機交互體驗,更直接發布了榮耀Magic6至臻版、榮耀Magic6 RSR 保時捷設計 、AI PC榮耀MagicBook Pro 16等一系列智能設備,可謂是戰斗值拉滿。此動作一出,無異于給手機圈丟下了“一聲驚雷”——在其他廠商還在AI手機層面做構想之時,榮耀已將技術放量到多品類終端產品,實現AI的平臺級賦能,無異于是一個大跨步的領先。“新卷王”上來直接“掀桌子”,手機圈的大佬們想必也是非常頭疼。但從產業趨勢來看,AI終端時代勢必要到來,2024年,各家主流手機廠商到底能拿出哪些利器“打仗”,才是決定能否在這場“新戰役”中扳下一城的關鍵。01 不平靜的春天:手機廠商集體卷AIAI之戰從1月打到3月,讓“2024年將成為AI設備主流化的元年”,成為業界共識。憑借全球首款AI手機的概念,三星在一開年就“出圈”了。其發布的Galaxy S24系列創下了新的銷售紀錄,在韓國開售僅28天銷量便突破100萬部,刷新了S系列銷量最快破百萬紀錄。三星打響第一槍之后,其他廠商也在“AI”方向頻頻發力。2月18日,魅族宣布,All in AI,將停止傳統“智能手機”新項目。十天后,魅族又專門召開了一場戰略發布會,詳解了自己如何轉型AI,并發布了首個開放式AI終端“魅族21 PRO”。從目前信息來看,“魅族21 PRO”主要的AI功能還是體現在應用方面,設置了AI靈動鍵、AI輔助輸入、AI圖庫和AI語音在內的新功能。但可惜的是,魅族并沒有用于自研大模型,據其所說,最大的差異化在于“開放性”,即其大模型能力將來自任何大模型平臺。2月20日,OPPO也召開了AI戰略發布會,明確了投入方向。如其所規劃的三部曲——成立AI中心、三級大模型部署策略、1+N智能體生態戰略。實則已經描繪出一幅穩扎穩打的藍圖:首先保證舉公司之力投入人員資金抓住AI風口;同時在技術布局上,實行Titan超大模型、Turbo大模型、Tiny輕量級模型聯合部署策略,最終實現打造一個面向AI手機時代的智能服務生態。相比于這兩家,小米的做法則更“直接”,在2月22日“小米14 Ultra發布會”上,推出了由“小米影像大腦”升級而來的“Xiaomi AISP”,并將之定位為“首個AI大模型計算攝影平臺”。昨日,一加正式發布Ace 3V ,也是將其稱為“年輕人的第一臺 AI 手機”。產品上新了如 AI 畫師、AI 消除、 AI 問答、 AI 用機助手等市面上AI手機主流的功能;同時,還為年輕人群體首發了四個AI學習功能,包括小布英語老師、小布面試官、小布論文助手和小布創意點評。整個一季度,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在AI方面頻頻發聲,能講產品的講產品;未有新品落地就講戰略,頗有一絲生怕自己落后于浪潮的意味。相比而言,曾經創造“智能機”神話的蘋果,則顯得平靜很多,并未針對AI有任何發聲。但從諸多蛛絲馬跡看,蘋果也在AI方面悄然布局。不僅被傳出已有專門人士負責相關業務開拓;昨日還有消息曝出,稱其正在就將谷歌的Gemini人工智能引擎植入iPhone進行談判。據悉,它不僅希望獲得Gemini的授權,為今年iPhone軟件的一些新功能提供支持;另一邊,其還在與OpenAI進行討論,考慮使用其模式。從以上信息看,AI之戰蘋果也不會一直“潛水”,一旦浮出水面,很有可能就是“重拳出擊”。02 為何AI成為手機圈下一張“入場券”?眾多廠商集體卷向AI,與當下行業的挑戰和機遇并存的局面密不可分。挑戰來自智能手機流行十年,已開始失去想象力。內存從1GB-2GB到如今的1TB,顏色從黑白灰到多巴胺配色、馬卡龍配色,材質涵蓋了玻璃、金屬、陶瓷、皮革等不一而足,攝像頭從一攝,到現在可達到四攝,甚至五攝……消費者對智能手機趨之若鶩的時代已經過去。因而導致智能手機開始告別高速增長態勢,出貨量也出現了下降。IDC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1.7億部,同比下跌3.2%,創十年來最低全年出貨量紀錄。這對本就競爭激烈的手機圈來說,無疑是增添了銷售量比拼之外的又一重挑戰。但與之相反的,AI終端的想象空間還很大。Counterpoint Research稱,2024年AI手機出貨量初估將超過1億部、2027年預估達5.22億部,其間的平均復合年增率達83%。同時,該機構在中國AI市場趨勢洞察報告中也提到,防守市場份額并開發新的功能已經成為行業重點,而AI恰好是這一戰略轉變中的關鍵因素。眾多廠商也都看到了這一機會,因此爭相進入布局AI領域。在2024年2月舉行的動員大會上,小米創始人、董事長雷軍將今年公司的運營策略定為“穩健進取”,并重申了包含AI戰略在內的六大子戰略。OPPO在AI中心成立當天更是明確宣稱:“AI手機將是繼功能機、智能機之后,手機行業的第三個重大的變革階段。AI手機時代下,手機行業和用戶體驗都將迎來革命性的變化。”其首席產品官劉作虎在會后也向媒體表示:“在投入上,我們把AI作為手機下一個時代最重要的戰略,沒有設置上限。”在榮耀的計劃中,“要AI”的還不只有手機,其CEO趙明認為,在跨操作系統和跨設備的時代,你可以有一個 " 胖終端 ",在那種情況下,同一賬號下榮耀的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穿戴和 IOT 的產品可以說融合成一個完整的設備。而這一“設想”,也正是榮耀如今所做的——將AI做到平臺級賦能。縱然手機圈的做法大同小異,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運用AI技術提升智能手機/智能設備的體驗已經成為確切的機遇。甚至,有專家預測“未來中國手機市場新旗艦機型產品都將是AI手機”。03 AI顛覆戰:獲勝的關鍵要素有哪些?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然AI手機已經到來,但真正的AI終端之戰實則剛剛開始。如賽迪智庫未來產業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鐘新龍對媒體所說的觀點,當前AI手機的功能往往還是集中在相對有限的幾個方面,如文本生成、圖片美化和修改、語音助手等,缺乏更多實用性強、覆蓋面廣的AI應用,限制了AI手機的吸引力和使用價值。深入分析主流廠商目前公開的大模型,如OPPO的安第斯大模型、小米的MiLM大模型、vivo的藍心大模型、三星的高斯大模型等,主要的能力也是集中于以上幾個功能向。比如,OPPO的大模型主要是自主訓練的大語言模型,主要是滿足用戶智能交互需求。其最新的OPPO Find X7系列最令人印象深刻還是AIGC消除功能;一加基于同款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在Ace 3V 上也采用了與旗艦相同的功能。小米影像旗艦小米14 Ultra背后依靠的Xiaomi AISP,重點則是融合光學大模型、影調大模型、色彩大模型及人像大模型,用于滿足用戶高清攝影需求等。但究其根本,AI算力還是為人服務,如果只是讓AI手機具備比智能手機略勝一籌的功能性,顯然沒有辦法實現真正的超越。曾經的智能機實現了對功能機顛覆性的革新,而今的AI機,應該要做的也不應只是功能升級。對此,榮耀目前的思考顯得更深入一些,如其CEO趙明所說,榮耀打造的是平臺級的AI,這是榮耀引領這一場AI變革、面向未來構建消費者的AI體驗的底層核心能力。平臺級AI怎么理解?就是讓AI不僅為一個功能而服務。具體分析,榮耀的AI戰略是將智能終端的AI分為四層:第一層用AI使能跨系統融合,實現手機、平板、PC等設備之間的無縫連接和數據共享;第二層用AI重構操作系統,如深化基于意圖識別的人機交互新方式;第三層才是AI在端側的應用,比如摳圖、拍照渲染、總結文檔;第四層則是AI的端云協同,將網絡AI大模型應用呈現。換句話說,當其他廠商將目光放在AI重塑功能之時,榮耀考慮的是AI重塑生態。他們所描繪的AI顛覆戰是“用平臺級AI賦能包括手機、平板、筆記本、可穿戴設備在內的不同設備,真正實現跨設備跨操作系統的平臺級AI能力”。更值得肯定的是,這一藍圖如今已經有多款產品落地,相比于同樣意在做AI生態的聯想,新產品的發布也快人一步。結語從2016年開始,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已經連續下滑八年,從當年的4.5億臺一路降至2023年的2.6億臺。在2016年首次下滑時,手機圈也提及過AI手機的概念,但囿于當時的技術環境還未完全成熟,直至今日這一變革才被“提上日程”。如今,國產手機廠商在資本、算力、軟硬件多維度的實力已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場較量中,各位領軍者一定可以不斷革新突破,成為創造出AI時代“蘋果”的顛覆者。
手機圈迎來AI“元年”,AI終端時代誰能搶占先機
時間:2024-03-26
來源:維科網
導語:自2013年智能手機開始逐漸普及,實現了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跨越,手機圈已經連續10年未迎來顛覆性革命。但隨著AI浪潮席卷全球,“AI手機”的時代正式拉開序幕,手機廠商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大戰——AI之爭。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產品升級 | LPD-14系列線性定位傳感器 新增電線引出M8接插型
LPD系列電感式線性定位傳感器可以檢測金屬物體的線性運動和位置。無芯方式提高了檢測精度,降低了因撞擊檢測表面而造成的損壞風險。
關鍵詞:2025-05-21PI交期提速 I PIHera?XY壓電柔性鉸鏈平臺-在緊湊空間內實現長行程
Physik Instrumente(PI)公司的PIHera?XY壓電陶瓷平臺,在緊湊空間內將亞納米級分辨率、高穩定性與靈活行程完美結合。精選型號支持快速交付,配套...
關鍵詞:2025-05-21SmartX1.0新品發布:無接觸·超靜音·真安全,重新定義乘梯體驗
在現代的日常生活中,電梯已成為我們日常出行必備的“垂直交通”工具。而控制柜作為電梯的“大腦”,其直接關系到電梯的舒適性和可靠性。
關鍵詞:2025-05-21ACS展會回顧 | “光聯萬物、智引未來”,武漢光博會成功閉幕!
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于2025年5月15日至17日在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辦,以“光聯萬物、智引未來”為主題,首次被納入聯合國教...
關鍵詞:2025-05-21先進的多點觸控面板系列:高效操作理念與成本優化的完美融合
倍福憑借其超過 25 年自主生產面板的成功經驗積累和 12 年的多點觸控設計專業知識儲備,推出了全新設計的智能面板:新一代多點觸控面板。
關鍵詞:2025-05-21專家訪談 | 倍福 PC 控制架構引領工業自動化未來
在工業自動化領域迅猛發展的浪潮中,倍福中國作為 PC 控制技術的行業領軍者,始終站在技術創新的最前沿。
關鍵詞:2025-05-21雅科貝思閃耀SEMICON SEA,多元方案賦能半導體全工藝!
今日,備受矚目的SEMICON SEA在新加坡金沙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展期:5月20-22日)。雅科貝思(Akribis)攜其創新性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精彩亮相,充分展...
關鍵詞:2025-05-21立嘉展圓滿收官!大族電機“硬核黑科技”定義精度天花板
2025年5月16日,為期4天的第25屆立嘉國際智能裝備展覽會(以下簡稱“立嘉展”)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圓滿落幕!
關鍵詞:2025-05-20雷軍:小米自研玄戒O1 3nm芯片已開始大規模量產
5月20日消息,雷軍剛剛發文宣布:小米玄戒O1,小米自主研發設計的3nm旗艦芯片,已開始大規模量產。
關鍵詞:2025-05-20行業競爭加劇,汽車芯片卷向高算力?
在政策框架逐步健全、技術體系持續迭代、消費端智能化訴求升級等多重驅動力作用下,國內外汽車芯片廠商也悄然間展開了一場算力軍備賽。
關鍵詞:2025-05-20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