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在2023(第十屆)高工機器人年會,新時達榮獲“2023年度企業獎”,其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產品和品牌實力再獲認可。在該會議以“下個十年,再啟新程”為主題的閉幕專場上,新時達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周廣興發表題為《新局與敢為》的主旨演講,回顧新時達機器人十年發展的歷程,展望產業變革下所面臨的新機遇。
頒獎現場(左四為新時達)
★ 敢為 ★
正向研發,鍛造實力
新時達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周廣興
從初涉到深耕,新時達在機器人領域歷經十三載,已然成為國產機器人行業為數不多堅持正向研發的公司,構建了機器人“關鍵部件+本體+集成應用”的產業鏈陣營,技術自主化率達到60%,已有包括芯片在內的所有零部件全國產化方案,全力助推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
目前,新時達已形成了負載范圍1kg-600kg的9個系列,80多款工業機器人產品矩陣。周廣興認為,產品的呈現凝結著技術的積累,新時達從控制技術起家,完成了具有行業競爭力的機器人“底層”布局,即自主掌握機器人控制的核心技術、軟件和算法,通過動力學高階算法、振動抑制技術、軌跡規劃技術、靜態精度補償技術等讓機器人在運行穩定性、定位精度、運行節拍、噪音抑制等關鍵指標得到顯著提升,實現與國際一線品牌并跑。
產品持續迭代有賴于成熟可靠的自主研發能力。新時達不僅有一支1000+穩定的研發隊伍,還擁有CNAS認證的實驗室,使得機器人產品的每一項數據和指標得到以充分試驗驗證。
2023年,新時達機器人累計出貨量已突破4萬臺,產品的創新能力也在持續加碼,尤其是針對25-600KG大負載機器人,推出第四代機器人控制柜SRC4,完美打破溫升、高度一體化、防護等級等一系列技術瓶頸,其體積較市面常規產品減小了80%,同時具有高可靠性、便捷易用的特性。SRC4控制柜將引領大負載機器人小型化潮流。
★ 新局 ★
“突圍”紅海,“吃透”藍海
當前,機器人行業已進入紅海競爭階段,尤其在新三駕馬車:鋰電、光伏、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尤為激烈。憑借著在關鍵技術上的優勢以及基于對客戶工藝、痛點的深度了解,新時達機器人在諸多細分行業均得到了規模應用。
周廣興分享了新時達機器人在鋰電、光伏、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等行業的應用情況。
鋰電行業
針對鋰電池極片制作、電芯合成、化成分容、模組和PACK線,新時達推出了鋰電行業定制機型YR系列SCARA和大負載系列六軸機器人,新時達全系列產品能夠應用于分選、涂膠、撕膜、搬運、檢測等應用工藝,已實現全場景鋰電池解決方案,提高鋰電池生產企業自動化生產效率和產品良率,符合柔性化、智能化的行業發展趨勢。其中,500臺50kg負載SCARA機器人已應用于鋰電池模組PACK段,新時達眾為興大負載SCARA機器人性能獲得批量應用市場驗證。
光伏行業
新時達SCARA,SP,SD,SR系列產品,應用在光伏全生產工藝鏈,如硅棒搬運,硅棒涂膠,電池片花籃移載,組件排版,玻璃上料,組裝箱碼垛等。可根據行業客戶需求,進行二次定制開發,貼近實際生產需求,便于使用和維護,從而提高產線自動化水平,提高產品生產良率。
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行業
SA系列焊接機器人進入汽車白車身產線,實現自主品牌突破;在汽車零部件沖壓、測試等工藝環節均有應用案例;子公司上海曉奧在整車產線自動化焊接方面經驗豐富,采用多機協作完成從底板三大件、側圍、頂蓋、門蓋上件,涂膠、定位焊、補焊、總拼到輥邊全工藝流程,實現多車型柔性化生產。
此外,新時達一直堅持“國產品牌的決勝機會在于細分市場”,聚焦鋼構、輪胎等細分行業,吃透“藍海”市場,精準服務客戶,不斷挖掘工業機器人在更多細分領域的應用價值。
過去的十年,新時達通過技術創新突破與大膽嘗試,開創行業新的局面。未來的十年,新時達將以高品質的產品、全面深入的工藝和及時周到的服務,打造中國機器人品牌的差異化優勢,贏得更多的市場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