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臭搞技術的”小鵬,來了!造車的終點是機器人?

時間:2023-10-27

來源:OFweek機器人網

導語:作為國內造車新勢力,比起某些活在社交媒體的友商,自嘲“臭搞技術的”小鵬,無疑更符合大眾對于“技術宅改變世界”的刻板印象。

  01 卷王再發力

  像潛心閉關的武林高手,只期有朝一日練出絕世武功,最后一招名震天下。

  而小鵬,則是一群埋頭做事的理工男,在一個默默無聞的地方,做著足以改變歷史的大事。

  2019年10月24日,小鵬第一次將“1024”這個獨屬于程序員的節日,帶進了中國汽車圈,成為展現小鵬技術領先壁壘的新窗口。

  從只有一臺G3撐場面,靠科普造勢,到干貨滿滿,多領域全面開花,小鵬走了五年。如今的小鵬,在智駕領域一路狂奔,儼然已成為智能提速時代的見證者、踐行者和領跑者。

  2023年10月24日,眾多程序員翹首以盼的“小鵬科技春晚”如期而至。

  發布會上,公司CEO何小鵬首次打出“智駕之王”口號,一口氣展示了高階智駕、智能座艙、首款MPV、飛行汽車、雙足機器人和“One More Thing”新車X9等多款產品,并拒絕“立Flag”和“PPT畫餅”,高調官宣將在2024年完成全國高階智駕覆蓋,在城市NOA大戰先下一城。

  2023年對于小鵬來說,是動蕩的一年。

  先是當家產品“卷版特斯拉”小鵬G9銷量不及預期,上半年營收91億元,同比降低38.9%,掉隊“蔚小理”,交出慘淡財報的小鵬,被戲稱“價格戰祭品”;再到頻繁人事變動,原長城汽車總經理王鳳英加入,“靈魂人物”吳新宙離職,副總裁李豐貪腐被抓……

  而1024科技日,小鵬用李力耘的平穩接棒和產品說話,提振信心,向大家展現了繁茂的科技樹,以及小鵬專注智駕卻不止于智駕的野心。

  發布會后,小鵬汽車破除陰霾,股價大漲10.28%,達到15.34美元,總市值達132.93億美元。

  何小鵬表示,過去常聽到軟件定義汽車,而未來將會發生巨大變化,下一個5年將是AI定義汽車的智能汽車新時代。

  機器人作為小鵬AI生態版圖中的重要部分,也取得了突破進展,離落地量產只差臨門一腳,證明了一家公司能把智能車做好,那么憑借其強大的研發硬實力,也能把智能機器人做好。

  02 人形機器人首秀:“腳踩”小米,“拳打”特斯拉

  1024小鵬汽車科技日上,雙足人形機器人PX5迎來首次亮相,一邊揮手一邊小跑登場的PX5一露面就引得現場觀眾連連驚呼:這不比當年特斯拉AI大會被人抬上舞臺,功能僅靠PPT披露的Tesla Bot強?

  小鵬也成為繼特斯拉之后,第二個將自研雙足人形機器人推向大眾舞臺的車企。

  走得穩

  早早入局機器人賽道的小鵬,一直在探索智能機器人的最佳形態。

  從四足到兩足,PX5已全面升級,擁有業界頂級的雙足行走和越障能力。通過高性能關節,高穩定性的行走能力,可支撐其最高完成2小時以上的室內外行走和越障,即使在砂石、草地等復雜環境中也可以大步行走。

  采用“直腿”設計的PX5,步態更自然,消滅了小碎步,更接近人類,在保持優雅美觀的同時,高效的行走方式將續航里程較“屈膝”行走時提高了一倍。

  除了走得穩,PX5還有許多令人驚艷的“小亮點”:不僅會踢足球,越野跑,更能腳踩小米平衡車來場越障比賽,面對沖擊更能化身“不倒翁”,堅挺依舊……

  抓得牢

  “手”的靈活,也是一大亮點。

  PX5采用具備7自由度、重復定位0.05mm的超輕量級仿人機械臂,以及單手11自由度、采用剛柔混合驅動的仿人靈巧手,并且PX5還實現了驅控一體,具有末端觸覺感知能力,使其能夠仿照人類動作,針對不同形狀的物品進行靈活抓取和搬運,即使面對紙巾、柔性小球等物品也不在話下。

  軟實力

  硬件部分表現亮眼,PX5在軟件部分的設計思路則是對標特斯拉,意在將人形機器人納入自身的產業鏈條之中,徹底實現“自給自足”。

  未來,小鵬將為PX5裝載包括XNGP、XEEA電子電氣架構、XPower、XGPT靈犀大模型、XOS等智能汽車同源技術,并嘗試讓其下產線、上門店,在生產和服務場景進行落地,實現智能機器人與AI汽車的深度鏈接,推動智駕駛向下一站。

  歷時5月,讓機器人實現從四足到雙足的穩定行走,作為率先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實現突破的新勢力車企,小鵬向業界展現了自己在核心技術上的積累和創新實力。

  尚處“嬰兒”之期的PX5,隨著技術的持續發展,功能將日趨多樣,專注特定應用場景的開發也將日益深入優化。

  馬斯克宣稱擎天柱將在明年實現量產,小鵬也同樣立下Flag:希望在明年1024,能夠讓雙足機器人在小鵬工廠里巡邏,甚至在銷售門店里幫助賣車。

  或許再過不久,我們就能看到PX5的“再進化”。

  03 新勢力車企為何扎堆機器人?

  無論是智能駕駛還是機器人,都繞不開一個話題焦點,那就是馬斯克。

  作為引領新能源風騷的智駕先驅,馬斯克的一句“特斯拉未來的最大價值在Optimus人形機器人,潛在市場需求將超100億”將人形機器人推至新風口,成為眾多巨頭和資本熱捧的“香餑餑”。

  即使是在ChatGPT引領的千模大戰下,人形機器人也不減鋒芒,甚至作為智能化的最佳載體,還能“分得一杯羹”。

  馬斯克大展拳腳,熱衷與特斯拉貼身肉搏的各大車企也不落人后,跨界布局,一展創新決心,大秀科技肌肉:現代收購波士頓動力80%股份,吉利入股科捷機器人,上汽成立賽創機器人,比亞迪押注稚暉君智元機器人……

  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小鵬鵬行,而后發布智能馬、四足機器人的小鵬也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團隊之一。

  “內卷”成風的車企,為何紛紛瞄準機器人

  汽車的終極目標到底是不是機器人,這一觀點一直眾說紛紜。

  有人說無人駕駛汽車是機器人的另一種形態,只是一個是對人類駕駛行為的重現,一個是對人類全方位的模仿。

  歸根結底,無論智能汽車和機器人如何界定,概念怎么延伸,他們都同屬于高端制造,擁有同樣的底層邏輯,同樣的算法骨架,也面對同樣的轉型挑戰和發展機遇。

  從技術層面看,自動駕駛和機器人在環境感知、決策、控制,這三大核心技術上是相通的,基礎的通信、軟件、系統架構也有共同點。

  這也是眾多廠商,在無人駕駛還未真正落地的時候,卻嘗試進一步擴大版圖的原因之一。因為相較于真正的從“0”到“1”,車企具有一定的底子支撐,將規避許多轉型陣痛。

  但即便如此,車企想要“造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也需要克服許多“水土不服”。

  例如,汽車常處于高速移動的環境之下,并且需要極強的安全性能和緊急保護機制,需要高算力芯片支持實時計算;而智能機器人,在現階段常用的工業和商業場景,計算需求會有所降低。

  而當智能機器人已經在研究如何將大模型利用最大化的時候,自動駕駛“看得到、看得懂、懂得做”的三大難題,還未被完全攻克。

  04 結語

  新勢力車企扎堆機器人,一方面是基于機器人應用場景持續增加、商業價值攀升,對美好市場前景的期待;另一方面是在燃油車深陷競爭危機,急需布局新賽道,打開新市場的焦慮。

  造飛行汽車,做智能機器人的小鵬,常被詬病“不務正業”。

  但是“超前布局”,本就不應成為束縛企業發展的魔咒,在堅守智駕主戰場的情況下,機器人也可以作為新的增長點。

  正如何小鵬說的那樣,無論是智能出行,還是智能機器人行業,都以一種超越預期的速度迅速發展。隨著技術突破,未來的智能汽車必將與機器人深入融合,產生1+1>2的協同效應。

  而到那時,我們都是AI劃時代的見證者和親歷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