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臺積電、三星、英特爾決戰2nm!

時間:2023-08-11

來源:全球半導體觀察

導語:臺積電2025年量產2納米,三星緊追在后2025年推出2納米制程。兩年前重回晶圓代工的英特爾更積極,四年內推出五個先進制程,2024上半年搶先推出等于2納米的Intel 20A,下半年再推等于1.8納米的Intel 18A。

       8日,臺積電對外表示高雄廠確定加入竹科與中科2納米行列。

  2納米制程進一步受到重視,晶圓代工三杰臺積電、三星、英特爾未來決戰戰場都將是2納米。

  臺積電2025年量產2納米,三星緊追在后2025年推出2納米制程。兩年前重回晶圓代工的英特爾更積極,四年內推出五個先進制程,2024上半年搶先推出等于2納米的Intel 20A,下半年再推等于1.8納米的Intel 18A。

  從量產時間點看,決戰2納米就在2024~2025年。究竟誰較有優勢,市場人士認為,2納米制程門檻很高,臺積電、英特爾都在2納米導入GAA架構及背面供電新技術,會面臨不少挑戰。

  英特爾實驗室可能已完成2納米及1.8納米試產,但實驗室到晶圓廠量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有很多障礙必須克服,英特爾四年五制程能否順利達陣,還有待觀察。

  三星預計2025年開始量產2納米制程,并先用于移動領域。之后2026年擴展到高效能運算,2027年擴展至汽車領域。代號SF2的三星2納米制程與代號SF3的3納米制程相較,芯片面積減少5%。相同功耗性能可提升 12%。相同性能,功耗可降低 25%。只是,性能數字雖然表現亮眼,但關鍵點仍在于三星的制程良率上。如果,三星未來在2納米制程技術的良率上,能大幅提升,則有可能進一步搶下市場訂單。

  臺積電當前雖然在7/6、5/4、3納米制程技術取得領先,包括蘋果、超威、高通、聯發科、英偉達等客戶也都大部分采用臺積電的先進制程。但到2納米制程,其競爭對手的Intel 20A/18A,以及三星2納米制程技術理論上都很有競爭力,屆時的勝負仍舊必須持續觀察。

  對此,臺積電每年在研發預算金額約占營收8%左右,2022年研發預算高達54.72億美元(約占營收的7.2%),與2021年的44.65億美元(約占營收的7.9%)比較,成長22.6%。由于臺積電2022年營收758.81億美元,較2021年的568.2億美元成長33.5%,因此2022年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下降,但金額仍呈現兩位數的成長。也因為臺積電近幾年,每年資本支出都在300億美元以上,這使得臺積電能夠在技術上具有競爭優勢。日前,臺積電「全球研發中心」的正式啟用,將有7000名研發人員進駐,將專注于2納米制程及更先進制程技術的開發,就是希望延續臺積電在技術方面的競爭優勢所規劃。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