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制造業是制造業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智能制造網認為,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根本在于科學技術的創新、高技術人才的培養、重大技術裝備的攻關等。同時,還要圍繞高duan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積極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
從最新一批公布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可以看出,目前先進制造業發展較為成熟的領域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高duan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duan醫療器械、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等。
錨定“全國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目標,作為“制造業強省”的它們,發展腳步鏗鏘有力!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高質量發展建設全qiu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指導意見》精神,高水平建設“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打造全qiu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制造強省,浙江省人民政府于2023年1月17日印發《浙江省“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指出,到2035年,浙江省基本建成全qiu先進制造業基地。
《行動方案》圍繞六項實施任務,即:實施空間騰換行動,優化制造業發展空間;實施招大做強行動,夯實制造業發展根基;等主要實施企業優強行動,提升制造業效率效益;實施品質提升行動,打響“浙江制造”品牌;實施數字賦能行動,引ling制造業變革重塑;實施創新強工行動,增強制造業發展動能等。
近年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加速融合,山東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高檔數控機床與機器人等產業都展現出應有的水平。2022年,山東省裝備制造業規模突破2萬億元,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企業超過1萬家。
今年,山東省目標是新培育10個左右的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智能制造網從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的《山東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認定辦法(暫行)》通知中了解到,山東省先進制造業集群每年認定一次,每三年復核一次。而申報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需滿足七項基本條件,具體包括產業定位高duan、產業集聚度高、產業帶動力強、協同創新面廣、促進組織規范、開放合作高效,以及安全生產約束性條件。
同時,將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以更大力度轉調優化低效產能、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推動制造業高duan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同樣是“制造業強省”的湖南,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力上也不容小覷。2022年,湖南省規模工業39個大類行業中,有34個行業實現增長,增長面為87.2%。其中,制造業對規模工業的增長貢獻率達94.2%,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今年,湖南省將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等方面持續下功夫,加快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據統計,目前湖南省有國家ji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99家,國家單項冠jun48個,數量居全guo第五、中部第一。而值得自豪的是,在這些企業中,大多分布于先進制造業集群,可見湖南省先進制造業有多強。
當然了,在發展先進制造業的道路上,高技術人才培養、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也至關重要。
制造業是人才最為緊缺的行業之一,目前面臨高duan技術人才匱乏、青年科技人才不足、制造業人才流失等問題。至此,加快構建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體系,提高高技術人才培養,成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一。
2022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工業和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并提到,要圍繞工業和信息化重點領域,聚焦優質企業,遴選和支持一批創新企業家、先進制造技術人才、先進基礎工藝人才,推動建立一支愛國奉獻、矢志創新、團結奮進、勇攀高峰的制造業人才隊伍。同時還提到,要強化集聚創新人才的特色載體建設,引導和支持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等產業集聚區營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發展環境。
日前,為加快培養先進制造技術人才,教育部啟動了首pi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項目。據悉,該項目由校企共同培養一批適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高素質技能技術人才。將緊密圍繞人才緊缺技術崗位需求,針對生產制造、測試裝調、試驗試制、現場管控、設備運維等一線崗位。目前,第一批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已在先進制造業領域開展。預計到2025年,將有不少于500所職業院校、1000家企業參加項目實施。
最后,小編想說的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蘊藏著巨大的發展空間,但機遇與挑戰并存。企業應抓住發展機遇,努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實現向高質量、高效率、高duan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