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我們日常使用5G的過程中,辦公、家庭等場景的深度覆蓋一直都是5G網絡的“盲點”之一,除了當前可以解決全屋信號、網速問題的全屋千兆外,還有5G小基站也登場了。這兩個“補盲”方案,撇開價格因素,確實是解決信號盲區的好方案。
其實,小基站早在3G、4G時代就登場了,受價格及技術的影響,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常見。
為解決室內5G網絡的深度覆蓋,三大運營商也于2022年啟動了5G小基站集采,4月初,電信面向全國31省現網需求,展開自研5G擴展型的集采。
同時聯通也完成了5G微站廠商和現網5GCNG接口解耦測試,為小基站的商用做好準備;8月份,移動啟動了5G商用以來最大規模的小基站集采,規模約為2萬站。
早在5G商用的第二年,工信部在《關于促進網絡開放共享 推動5G異網漫游的實施意見》中提到,2021年推動落實5G異網漫游方案的技術攻關,完成實驗室測試,組織開展現網試點工作。
同時鼓勵運營商開展異網漫游,支持青海、新疆、黑龍江等省份率先開展異網漫游試點。相關行業技術標準及技術方案由三大運營商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共同協商。
2G/3G的退網,有利于將更多優質頻段資源讓位于5G網絡建設,對推進5G異網漫游也是有益處的。在優質頻譜資源的加持下,運營商有望以較低的組網成本實現5G網絡的廣覆蓋和深度覆蓋,在5G異網漫游的計價上取得更多話語權。
從聯通將現用于2G/3G/4G系統的900MHz頻段(904-915/949-960MHz)資源重耕用于5G系統開始,留給2G/3G網絡的時間就不多了,推進5G優質低頻的覆蓋是大勢所趨,也是開展5G異網漫游服務的關鍵。
今年是《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收官之年,中國的5G商用發展成效顯著,技術產業能力不斷提升,應用探索日益活躍,涌現了大批優秀案例,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為全球5G應用發展樹立了標桿。
面向數字化前列的大型企業,我國更是給中國上海商飛發放了5G工業專網的試驗頻率,對科學務實推動各種類型的5G專網應用,加快5G與各行業深度融合,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在智慧商業上,合肥萬象城在天翼云圖平臺的加持下,不斷探索元宇宙背景下沉浸式線下營銷活動與5G+XR數字科技的融合與創新,打造新型線下社交體驗活動“合肥首次線下大型真人AR實景解謎游戲”,為消費者帶來科技化、數字化的信息消費盛宴。
車聯網方面,近些年,我國車聯網產業化進程逐步加快,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圍繞C-V2X形成包括通信芯片、通信模組、終端設備、測試與認證、CA認證、應用與平臺、整車制造、高精度定位地圖服務等完整的產業生態。
2022年,中國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好的5G商用網絡,在個人體驗升級和行業數字化均兌現了價值,隨著創新業務的高速發展,在5G泛在千兆和百億聯接能力基礎上,網絡能力需要不斷增強。可以預見,5G應用的商業價值兌現,將是5G發展新周期的主要任務。
無疑,5G發展是一個長期而明確的技術演進路線,當前5G在全球的大規模商用為5G-A奠定了良好的商業基礎,面對5G-A深化數智社會發展的新機遇,產業鏈要繼承5G發展成功經驗,加速5G-A技術創新實現商用領先,加速信息技術群融合帶動信息產業領先,共同推動數字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真正讓5G在新周期實現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