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能源汽車裝上“中國芯”

時間:2022-12-07

來源:中國經濟網

導語:當前,全球集成電路行業在細分領域出現多極分化趨勢。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市場疲軟,而汽車行業“含芯量”顯著增加,成為集成電路行業的重要動力。在這個領域,一批中國企業正脫穎而出。展望未來,我國汽車電子產業前景光明。

  汽車電子成為行業增長動力

  一輛智能汽車的芯片分為主控芯片、存儲芯片、功率芯片、通信與接口芯片、傳感器等,用量超過5000顆。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帶動汽車電子量價齊升。 一方面,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結構調整和需求震蕩,為制造廠商提供戰略機遇。中芯國際公開發布的報告認為,今年上半年,全球晶圓代工產能已由全面稀缺轉為結構性緊缺,預計下半年汽車電子、綠色能源、工業控制等領域的芯片需求會保持穩健增長,并至少持續到明年上半年。

  全球功率半導體公司Wolfspeed國內代理商、深圳市鵬源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阮勝超表示,在疫情和國際形勢的影響下,中國車企紛紛在國內尋找汽車電子器件供應商,有關廠商應抓住這個窗口期“上車”。 另一方面,外企正大力搶灘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如果本土供應不足,有可能形成新的堵點。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說,自2020年起,驍龍座艙平臺已經支持中國汽車品牌推出了超過50款車型,包括長城、小鵬、蔚來、理想等眾多品牌。對此,一些國內企業向半月談記者表示,目前歐美日廠商在汽車控制類芯片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高達98%。

  博通集成電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鵬飛說,從供需看,新能源汽車是國產半導體突圍、崛起的關鍵賽道之一。“汽車電子不需要最尖端的制造工藝,有成熟工藝即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東風,對解決我國半導體行業低端內卷、高端卡脖子兩大困境有很大助益。”

  功率半導體有望成為突破口

  車規級芯片主要包含控制類、功率類、存儲類和通信類四大類型。業界認為,功率半導體將成為單車成本最高的部件,也是國內企業現階段最有可能實現突破的汽車半導體領域。

  其一,功率半導體是汽車電動化的核心組件。深圳基本半導體有限公司董事長汪之涵說,輔助駕駛、自動駕駛功能并非一輛汽車的“剛需”,沒有相應的芯片可以“減配”,但對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車而言,功率半導體將決定車輛能否啟動和行駛,需求穩定且急迫。

  境外主流分析機構數據顯示,當前,全球純電動汽車的半導體成本已達到704美元,相對于傳統汽車的350美元增加了一倍,其中功率器件成本為387美元,占比達到55%。分析認為,至2025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有望達53億美元,國內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接近27億美元,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近40%。

  其二,國內廠商有較大市場機遇。汪之涵介紹,全球碳化硅產業格局呈現美歐日三足鼎立態勢,碳化硅材料七成以上來自美國公司,歐洲擁有完整的碳化硅襯底、外延、器件以及應用產業鏈,日本則在碳化硅模塊和應用開發方面占據領先優勢。中國目前已具備完整的碳化硅產業鏈,部分環節具有國際競爭力。“我國汽車電動化走在全球最前列,本土市場拉動成為國產半導體企業崛起的有利因素。”深圳華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發展中心副總經理張戈說。

  其三,功率半導體產能迅速提升較為困難,國際巨頭態度謹慎。芯片廠一般以終端訂單來定產能,供貨周期通常在8至12個月。盡管對汽車產業至為關鍵,但汽車芯片在整個半導體產業中的占比僅為10%左右,且投入周期較長、導入難度較大、利潤率較低,芯片廠生產汽車芯片的積極性并不高。芯謀研究高級分析師張彬磊認為,歐美幾個主要功率器件的頭部企業均謹慎擴產。

  以成熟工藝爭取更大市場份額

  由于碳化硅材料的優勢明顯,近年來多家車企采用碳化硅器件。比亞迪、小鵬等公司的車型搭載了碳化硅功率模塊,特斯拉采用了碳化硅MOSFET模塊,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與性能得到提升。

  鑒于此,半導體行業應充分利用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的市場需求,匹配我國現階段集成電路的技術能力、生產能力、分銷能力。深圳技術大學集成電路與光電芯片學院院長寧存政說:“在先進制程上繼續投資和技術攻關,同時積極提高成熟工藝上的制造能力和產能,爭取占更大市場份額。”

  半導體制造智能解決方案供應商、埃克斯工業CEO李杰認為,汽車芯片制造廠商可以應用基于新一代信息化和AI技術打造的半導體智能制造系統,滿足車規芯片生產中數據采集頻率高、參數采集種類多、數據量大、實時性要求高、分析挖掘場景多、缺陷卡控嚴苛等業務特點和需求。

  半月談記者調研了解到,目前國內汽車主機廠大部分不直接采購電子元器件,而是通過一級供應商采購零部件。一級供應商在元器件采購方面,通過分銷商渠道完成。

  汽車芯片缺貨期間,深圳華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綜合性、多品類的電子元器件分銷商,幫助幾十家本土芯片企業快速導入下游主機廠或一級供應商,提供現場支持工程師、物流、金融等支持工作,保證供應鏈安全可靠。

  深圳華強董秘王瑛表示:“汽車芯片領域的優秀企業有望借行業景氣周期與國產替代共振,實現崛起,縮短在各領域的主要差距,并不斷提升自主率。”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