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智能傳感器產業的發展。全國多個地區也通過發布專項規劃、建設特色產業園區、搭建特色產業基地等措施,積極布局智能傳感器產業。
智能傳感器產業應用前景 智能傳感器產業相關政策研究
目前,中國智能傳感器產業已初步形成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和中西部地區四大區域積極發展的產業空間格局,而且產業發展特征不盡相同。
傳感器作為連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梁,一般包含傳感單元、計算單元和接口單元。傳感單元負責信號采集;計算單元則根據嵌入式軟件算法,對傳感單元輸入的電信號進行處理,以輸出具有物理意義的測量信息;最后通過接口單元與其他裝臵進行通信。
隨著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推廣,智能傳感器在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智能傳感器行業帶來巨大發展契機。因此,工業智能傳感器及傳感系統企業需抓住機遇,找準定位,加快技術創新,打造產業生態,進—步助力工業互聯網的高質量發展。
從產業鏈來看,我國智能傳感器產業生態也逐漸趨于完備,設計制造,封測等重點環節均有骨干企業布局。這些傳感器的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并逐漸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為主的區域空間布局。
目前傳感器行業的企業正向著創新化、智能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據企查貓統計,截止2021年6月29日,中國相關傳感器企業共計50664家,其中廣東省共計11170家,占比達到22.05%,位列全國第一;江蘇省相關企業共計8640家,占比為17.05%;浙江省共有4486家傳感器相關企業,占比達8.85%。
2021 年以來,為加快我國電子元器件及關鍵配套材料和設備產業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促進我國信息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家工信部印發《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從發展方向、實現路徑、推廣市場以及配套方面,對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提出了規劃。具體來看,針對新型 MEMS 傳感器重點向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發展,支持產、學、研合作。完善 MEMS 傳感器行業配套,優化發展環境。
受益于各國政策推動,全球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保持穩步提升。2020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1606.3億美元,其中: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358.1億美元,占總體規模的22.3%,預計2021-2023年全球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的比重呈穩定小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