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光伏乃至整個新能源股市“全軍覆沒”。
追溯原因,可能和不久前的歐盟禁令有關。9月14日,歐盟委員會正式提議禁止所有強制勞動的商品進入歐洲市場。該禁令倡議旨在涵蓋制造生產的所有階段。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主席在國情咨文中明確表示,歐盟提議禁止歐盟市場上由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無論這些產品是在哪里生產。
歐盟議會長期以來一直呼吁禁止使用強迫勞動制造的商品。
一年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關于歐盟局勢的演講中承諾禁止銷售強迫勞動產品。今年2月,歐盟委員會提出盡職調查規則提案;
4月,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與歐盟委員會就未來有效禁止強迫勞動制造或收獲的產品的立法文書交換了意見。
5月在歐盟-美國貿易和技術委員會部長級會議上(該委員會是美國和歐盟協調解決關鍵全球貿易、經濟和技術問題的論壇)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多次提到消除強迫勞動和童工;
6月,議員們在兩項明確的決議中再次警告歐盟委員會最終應采取行動。而隨后在6月21日起實施的美國UFLPA也迫使歐盟加快制定類似措施。
中國作為硅料的主要原產國,UFLPA的實施勢必會影響到硅料、甚至下游電硅片、電池片與組件的出口,而歐盟委員會正在起草的新法規也有可能影響到歐盟國家清潔能源,特別是太陽能產業的發展。
2021年歐盟累計光伏裝機164.9GW,相比2025年320GW裝機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本土產能不足以滿足需求,支撐歐洲光伏的進口需求,所以直到9月份正式公布受影響的地區或企業名單之前,短期內不會對中國出口歐洲光伏產品造成實質性影響。但對于國內光伏企業來說,歐美地區作為國內光伏組件的主要出口地區之一,卻不得不面臨來自貿易壁壘、“強迫勞動產品”,產品碳足跡指標等多方面的擠壓,因此加碼海外建廠或成為主流。
正所謂玩不過就耍賴,中國光伏行業風風雨雨幾十載,從摸爬滾打到毀滅性打壓再到現在的重返第一絕對領先,中國光伏企業越挫越勇。而早期歐美的雙反打壓也反向證明了中國光伏不怕任何非法壁壘,如今歐美又打起了中國新疆強迫勞動牌,相信中國光伏最終會證明在絕對實力面前,一切都是徒勞的!
附:中國光伏產業鏈全球份額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