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人臉識別的前景可期

時間:2022-06-24

來源:慧聰物聯網

導語:近年來,Google、Facebook、IBM、NEC等等世界名企紛紛加大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且在各細分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其中,人工智能應用——深度學習發展最快的三個領域分別是: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智能搜索,其迅速地從初級階段進入到相對成熟的應用階段。

  盡管國內外人工智能發展存在巨大差距,但國內人工智能相關的企業大都從已經進入技術或應用切入,并在視覺、語音識別等技術領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根據2015年艾瑞咨詢的統計,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已有近百家創業公司,約65家獲得投資,共計29.1億元人民幣,其中曠視科技、優必選、云之聲、SenseTime四家公司登上艾瑞獨角獸榜單。

  而眾所周知,智能安防是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環節之一。目前階段蓬勃發展的人臉識別技術是智能安防的重要突破點。

  什么是人臉識別?

  人臉識別,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采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并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識別。從上世紀60年代關于人臉識別的研究從未間斷,隨著技術研究的不斷加快,這種生物識別技術開始在手機、金融、安防等行業規模化應用。

  曾開發出世界第一人臉識別算法的格靈深瞳首席技術官鄧亞峰表示:“對比指紋驗證、虹膜識別、DNA驗證等生物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更加易用。普通攝像頭即可作為采集人臉信息的傳感器,且用戶不需要接觸設備,使得這項技術更易于被接受,推廣前景十分樂觀。”

  由于人體生物學特征的唯一性,比如人臉、虹膜、指紋、聲紋,由于個人特征只有當事人自己才有,因而能夠解決目前比較普遍的詐騙者利用密碼等技術手段易失竊、易復制、易濫用的漏洞,這是目前生物識別領域商業前景被看好的主要原因,近來人臉識別發展態勢越來越熱。

  在現實生活中,人臉識別技術已經逐漸走進日常生活,不論是門禁、考勤系統,還是支付、娛樂應用,都開始應用這種技術。

  把好人臉識別的第一道關,前端人臉產品更出色的成像效果,大大提升了后端的資源利用率,同等條件下可大幅節省中心部署空間,同樣的投入可以產生更大的效用,為人臉大數據應用帶來超乎想象的價值提升。

  智能安防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各大入局企業都紛紛從試點到擴張市場,人臉識別在現實生活的應用場景非常廣闊,相信不久的將來,人臉識別一定是互聯互通的物聯網入口的重要一環。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