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消息,據日經新聞報導,在美國政府持續打壓華為之際,大陸第二大電信設備制造商中興通訊正悄悄提升其通信芯片能力,并已委托臺積電以7nm代工其自研的芯片,同時還采用臺積電的先進封裝技術,后續有望持續延伸至更先進的制程。
對于相關報導消息,臺積電昨(9)日不予評論。
根據臺灣媒體預計,由于臺積電營收規模持續放大,且中興并非其前十大客戶,估計中興訂單占臺積電營收比重約3%以內,盡管占比不大,若雙方合作持續并延伸至更先進的制程,仍將成為臺積電增長的新動能。
中興曾在2018年遭遇美國出口管制,不過在累計繳納22.9億美元的罰金與承諾具體改進措施,并接受美國監管后,美國商務部在2018年7月解除了對中興的禁令。
業界觀察,隨著2019年華為被列入美國出口管制清單,華為最賺錢的通信網絡/基站設備市占陸續被諾基亞、愛利信、中興乃至三星集團分食,雖然市場總量并未大的改變,但市占率發生變化,中興因業務發展所需,向臺積電下單并不讓人意外,因為臺積電目前在先進制程量產能力、規模與品質都是全球領先。
臺積電7nm家族是其目前營收占比最大的制程,去年占整體營收比重為31%,該制程應用領域橫跨高階到中階移動產品、消費性應用、人工智能、網絡通信、5G基礎架構、繪圖處理器、以及高性能計算等,業界估計臺積電7nm客戶產品規模已超過200個,累計量產芯片也已超越10億個,并獲2021年IEEE創新獎。后續先進的5nm家族制程也持續推進在今年邁入量產第三年,3nm則預定今年下半年量產。
日經報導稱,中興采用臺積電先進的7nm技術,來生產其自研5G基站主控芯片,并且采用臺積電的封裝技術。消息來源告訴日經,中興也考慮采用比7nm更先進的制程技術。熟悉內情的人士指出,中興這幾年來悄悄地強化自研芯片能力,盡管產量不多,但已有長足進展。
資料顯示,早在2020年9月,中興通訊副總裁、MKT及方案政企部總經理李暉就對外表示,在5G無線基站、交換機等設備的主控芯片上,中興自研的7nm芯片已實現市場商用,5nm也已經進入實驗階段。
報導還披露,中興已告知供應商,該公司的目標是今年在大陸境內服務器出貨量要達到兩位數成長,以擴大市占率,尤其是用于基站的服務器,而這項雄心勃勃的目標將直接挑戰業界龍頭華為,后者在取得關鍵零部件方面仍面臨障礙。
由于許多國家(主要是西方國家)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5G網絡基礎設施,因此,這兩家公司花更多心思在大陸內需市場。根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初步數據,大陸在5G部署領先全球,截至2021年已安裝130萬座5G基地臺。
市場研究機構LightCounting的首席分析師泰拉爾(Stephane Teral) 表示,華為仍然是大陸最大電信設備制造商,但中興在大陸境內市占率估計已從2020年的30%,攀升至去年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