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網1月18日訊(王子鈺) 隨著AI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機器人開始在很多行業領域開始替代人類工作。據了解,到2025年機器人僅在制造業就可以取代200多萬名工人。如果AI技術越來越智能化,還有可能會超越人類。讓我們開始擔憂,在未來,AI真的會奪走我們的工作嗎?
其實,這點從歷史中就能看出。在18世紀時,工人們反對蒸汽動力的出現,在30年前,對互聯網心存懷疑的人也有很多。他們擔心這些新興的事物會奪走自己的工作,但事實是,當一項工作被機器取代,就會出現更多的工作。尤其在近幾個世紀,科技一直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現在人類社會正處在工業4.0時代,如果要朝著“工業5.0時代”邁進的話,就需要AI技術的幫助。而且,AI技術有超強的潛力,它能夠輔助我們以更快的速度、靈活性和效率工作。想象一下,那些鼓勵創造性頭腦風暴的AI技術開發同事,或者那些能夠根據數據分析做出更明智決定的數字化生活教練。在AI的幫助下,我們甚至可以打造出像這樣的一支更優化、更有效率的勞動力隊伍。
到了工業5.0時代,如何提高效率和生產力不再是主要目標,更多的是要關注工人的福祉,同時考慮對行業環境和社會的影響。而且,在這個時代,AI不僅可以提升我們的智力和身體能力,還能幫助我們在更短的時間內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但要實現這樣的未來,還需要謹慎處理信任、風險和監管等問題。斯坦福大學對人工智能百年研究告訴我們,現在我們正處于一個轉折點,這項技術的前景和風險正在成為現實。雖然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有望開啟一個新的未來,但過度使用這種技術同樣會不可避免地帶來風險和不可預見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