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未來工廠”場景變成現實 智能化技術運用于制造業

時間:2021-12-01

來源:

導語:近年來,5G、AI(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應用范圍向生產制造的核心環節不斷延伸,有力支撐了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飛躍。

  輕點鼠標,車間里的重型設備自動開啟;打開手機APP,生產過程中的各類數據一目了然;實時呈現的大屏幕上,工廠每個角落盡收眼底……當傳統工廠遇到數字技術,這些曾經在科幻片中出現的“未來工廠”場景變成現實。近日,2021年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湖北武漢開幕,一大批5G+工業互聯網領域最前沿的創新實踐亮相。

  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近年來,5G、AI(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應用范圍向生產制造的核心環節不斷延伸,有力支撐了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飛躍。

  “5G全連接”,對于工廠的智能制造有多重要呢?

  AR遠程驗貨可以保證在疫情防控期間實現準時交付。疫情防控期間,第三方驗貨不能及時來到現場,各方溝通過程中存在障礙,在5G助力下,遠程驗貨成為現實,如此一來,待貨物到港后,客戶再進行抽檢即可。

  另一項廣受好評的數字化改造,是5G融合定位技術。以前,園區傳統倉儲物流體系長期面臨著人機物無法有效跟蹤定位、移動場景下工業WiFi網絡不穩定、多網并行維護困難等問題,增加了人員找貨的成本,影響倉儲物流效率。這項技術應用后,工廠成品倉庫的夾抱車位置信息能夠準確傳輸到倉儲系統,并與實物信息相關聯,系統定位達亞米級精度,裝柜效率提升50%。

  建設5G全連接工廠,就是要借力5G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特點,深度打造5G+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新模式,從根本上提升生產效率和效益。

  從外觀上看,智能工廠與一般廠房并無差別,但推開大門,便能發現里面與眾不同:沒開燈的廠房里,傳送帶在空中不停運送著零部件,一部部手機接連下線,幾乎看不到工人來往。即使在夜間生產時,也不見燈火通明的景象,只有設備狀態指示燈、品質檢驗燈等持續閃爍著微光,“科技感”十足。

  自動化,是繁忙的工廠能黑著燈運行的秘訣。智能化,則是智能工廠有序運轉且更加高效的真正原因。“黑燈工廠”的背后,覆蓋了AI、物聯網、邊緣計算、云計算、大數據等最前沿的技術,是這些技術的集成,實現了工廠生產、物流等核心環節的效能提升。

  AI技術的應用是智能制造更高層次的要求,作為智能工廠“最強大腦”的決策判定系統,利用大數據、分析引擎、動態知識圖譜、自適應能力,在動態和多維信息收集的基礎上,能夠對復雜問題進行自主判斷、推理并作出前瞻性決策,同時系統還具有自學習、自適應的能力。

  無論是廠區智能理貨、全域物流監測等典型場景,還是采礦、電力、鋼鐵等重點行業,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制造業的升級改造已深入方方面面。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各個環節,具有自感知、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自學習等特征,旨在提高制造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的先進生產方式。

  作為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發展水平關乎中國未來制造業的全球地位,對于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數字中國具有重要作用。對制造業發展而言,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

  從外部環境看,隨著時代發展,數字化技術可以成熟運用于制造業,國際上許多企業已經走在前列;從自身發展看,在不增加工廠面積的情況下增加產能、減少成本、提升產品品質,必須向數字化、智能化要生產力。

  理想狀態下的智能制造,應該是打通人與人、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信息,靠數據來驅動所有的生產活動。數字化轉型將不斷創新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更好地賦能產業、共建互利共贏生態。

  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最新發布的《燈塔工廠引領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白皮書顯示,截至2021年9月,全球已有90家工廠入選“燈塔工廠”,中國以31家“燈塔工廠”的數量,成為目前擁有“燈塔工廠”最多的國家。“燈塔工廠”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是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咨詢公司共同遴選的“數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代表當今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的最高水平。

  麥肯錫資深專家對中國“燈塔工廠”的研究發現,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制造商更愿意擁抱端到端全價值鏈數字化轉型。與此同時,中國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與日俱增、品牌競爭日趨激烈、電商業務蓬勃發展等,也在倒逼中國企業開展端到端的數字化轉型。

  11月4日,工信部等四部門發布《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設一批技術水平高、示范作用顯著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培育若干智能制造先行區,凝練總結一批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推廣應用價值的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帶動突破一批關鍵技術、裝備、軟件、標準和解決方案,推動智能制造標準的試點應用,探索形成具有行業區域特色的智能轉型升級路徑,開展大范圍推廣應用。

  許多地方已經先行。例如,廣東省出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和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省、網絡強省、數字經濟強省,佛山市更是提出未來3年將拿出100億元,引領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浙江省在2018年就已啟動實施智能制造行動計劃,目前已認定具備數字孿生應用、智能化生產、智慧化管理等特點的“未來工廠”12家、培育企業16家、試點企業33家。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