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贏雙電機有限公司總經理凌世茂
技術、人才、產能三管齊下, 夯實基礎開啟新未來
贏雙電機的新工廠位于上海市閔行區,建筑面積達2 .16 公頃,一共建設了四條產線。當前,這一新廠已經具備年產200萬臺旋轉變壓器的產能,預計年底將達到300萬臺。上海贏雙電機有限公司總經理凌世茂表示,贏雙電機是在“國家制造2025”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等政策的指導下,根據市場對旋轉變壓器的數量需求,以及自身的市場地位制定的產能目標。據其透露,在2025年以前,贏雙電機要實現年產500萬臺旋轉變壓器的產能儲備;2030年,這一目標是不少于1000萬臺。
也由此,贏雙電機將在去年的基礎上,再追加3000萬元的資金投入,用于人才引進、技術研發、設備采購升級和工藝材料改善,為未來的發展夯實基礎。據了解,贏雙電機每年研發投入為800萬元至1000萬元左右,約占年營收的8%。凌世茂表示:“我們想通過一定的產品技術儲備,為未來的市場需求做準備。此外,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全面、不斷地把技術往前推進,促進旋轉變壓器走向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滿足更高速的特殊化行業應用的需求。”
凌世茂認為,閔行新廠的使用,對公司來說有兩重重要意義:一方面,增強了員工的歸屬感,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為未來努力奮斗;另一方面,新廠房生產基地更加開闊,未來在產線布局的規劃上會更加靈活。”
2021年,贏雙電機將圍繞A0級電動轎車、機器人關節、軍工行業航空發動機電動化這三個方面繼續開發旋轉變壓器產品。其中,機器人關節專用的系列化、高精度、小尺寸的伺服旋變,已經通過了國內外多家機器人企業的小批量試用,今年有望能夠批量進入市場。
針對行業應用特點,滿足客戶需求開發產品
一直以來,贏雙電機都是把客戶需求作為研究、設計、生產的基本出發點,凌世茂認為:“只有針對行業應用特點,才能合理開發產品,滿足客戶需求。”新能源汽車是贏雙電機旋轉變壓器的最大市場,其中電動車用旋轉變壓器銷售收入占贏雙贏雙電機總收入的50 %以上。驅動電機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由于新能源汽車類型多樣, 驅動方式各不相同,驅動電機系統對旋轉變壓器的性能要求也不盡相同,贏雙電機相應地推出了多款旋轉變壓器產品。
比如,氫能源汽車驅動電機需要能適應高速化工作的旋轉變壓器,贏雙電機開發出了能滿足24000轉,高可靠性、高精度的旋轉變壓器;純電動汽車,尤其是A 級、A 0級小車,傾向于選擇在可靠性不變情況下,成本更低的零部件,為此,贏雙電機推出了小尺寸,并且能夠大規模、低成本制造的旋轉變壓器。而針對插電混動式汽車,贏雙電機開發了超薄、抗電磁干擾能力強的大孔徑旋轉變壓器。
凌世茂透露,除了穩定固有的車用旋轉變壓器市場之外,工業伺服領域將作為贏雙電機2021年的重點拓展行業。因此,工業自動化的發展動向也時刻影響著凌世茂在旋轉變壓器開發方向上的思考。
凌世茂認為,工業自動化設備呈現三大發展趨勢。一是直驅化。直驅化不但減少了傳動機構,提高了設備精度,而且提升了效率,更加節能,定制化需求也更強烈。這就要求旋轉變壓器首先要具備超薄、大孔徑的特點,然后是高精度,此外對產品性能的要求也更加嚴格。二是高速化。不論是機床等生產加工設備,還是自動化產線,都在向高速化的趨勢靠攏,以提高生產效率。因此,對傳感器也有高速化的要求,從而對精度、可靠性、使用壽命的要求也要更高。三是智能化。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智能制造風潮迭起,自動化設備更加人性化,人機互動更加智能。這就要求傳感器信號更加穩定, 抗干擾能力更強。
針對工業自動化行業出現的新特點,贏雙電機不僅開發了超薄、大孔徑的高精度旋轉變壓器,還開發了極限轉速能達6萬轉的高精度旋轉變壓器。目前,贏雙電機旋轉變壓器尺寸覆蓋范圍極廣,最大外徑尺寸能達880毫米,最小尺寸僅為18毫米。最高精度的旋轉變壓器,定位精度可以達到4角秒,1000萬個分辨率。
除了正在開展旋轉變壓器相關的研究工作,贏雙電機同時也在進行電機技術儲備,為工業自動化客戶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贏雙電機開發的高精度、高可靠性旋轉變壓器產品系列
關注技術和產品本身,保持市場競爭力
要進軍工業自動化市場并不容易。盡管工控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 但企業生存壓力也在上升,競爭更為激烈,市場對產品的成本和性價比要求更高,贏雙電機如何滿足這些市場需求,保持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首先是做好產品定位。一家企業在產品定位時,要認清自己處于什么樣的位置,服務什么樣的客戶。在今天,價格已經不是企業唯一的競爭力,因此贏雙電機更關注技術和產品本身,服務中高端客戶。”凌世茂表示,對于走落后產能路線的客戶, 贏雙電機基本上是不愿意去進行行業配套的,更愿意選擇具備行業發展潛力、擁有技術創新能力的客戶。“我們常常提到‘國產替代’,那替代的是什么?就是中高端產品。”凌世茂進而補充道。
二是通過定制化提升產品附加值。凌世茂認為,僅從控制單一的旋轉變壓器成本來解決價格過高的問題很難,但是把客戶的產品、應用連成一條線,從系統化的高度來看待問題,可能會豁然開朗:原來節約成本的關鍵不是在零部件,而是在系統上。站在客戶角度,為客戶出謀劃策,往往能把價格因素降到最低。
2015年以前,國內汽車還是以進口旋轉變壓器為主,工業伺服、工業機器人也很難看到國產的編碼器。凌世茂看到,隨著零部件供應商、設備供應商、系統供應商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國產傳感器的性能快速向歐美高標準靠攏,這一形勢正在逆轉。包括贏雙電機在內的很多從事電機或傳感器的企業,已經開始向歐美市場輸出自己的產品。據凌世茂透露,贏雙電機每年有10%
的旋轉變壓器出口到德國、意大利等歐美國家。從實現國產替代進口,到占領國內市場,再到走出去,憑借自主創新能力以及高可靠性的產品,贏雙電機已經進入了全球供應鏈。
當前,在新冠疫情常態化之下,歐美部分旋變制造商正面臨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困難、生產人員不穩定等難題,國內旋轉變壓器廠商也由此迎來了替代進口的機會。凌世茂認為,只要能抓住這個機會,任何一個企業都可以借勢逆流而上。
凌世茂表示,贏雙電機將加速開拓海外新市場,希望通過兩年時間,把海外市場銷售占比提升到20% 以上。對企業來說,國內國外兩條腿走路,既服務了全球市場,又能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近期,由于上游原材料供應緊張,很多電子器件價格上漲、供貨周期延長,眾多自動化設備廠商受到了一定影響。凌世茂表示:“原材料是整個行業面臨的問題,作為電機廠商,對此有些無能為力,但是也會積極采取措施。比如穩定原材料的庫存,減少短期劇烈波動帶來的影響; 通過自動化設備改造,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降低生產成本。此外,我們還通過拓展更多客戶,實現大規模生產,攤派管理成本。”
2020年底,贏雙電機內部對成本上漲與產品定價達成了一致:市場再困難,產品價格不能變,要與行業共同承擔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贏雙電機從內部建設入手,通過提升業務能力和鍛煉基本功來對抗行業周期波動,在原材料普遍上漲的情況下,使旋轉變壓器仍然維持了上一年的售價。
凌世茂還呼吁:“這時我們應該站出來,承擔更多責任,而不是追求更多利潤。”
結語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自2005年成立以來,贏雙電機一步一個腳印,不斷銳意進取并發展壯大, 而今,隨著閔行新廠的投入使用,贏雙電機再一次站在了全新的起跑線上。與此前不同的是,2021年的再啟航,發展方向更加清晰,發展路線更加全面。不論是人才引進、技術研發,還是設備采購升級、工藝材料改善,都要共同推進;不僅要充分挖掘國內市場,還要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不僅要繼續穩固車用旋轉變壓器市場地位,還要重點拓展伺服用旋轉變壓器市場。而這一切的原生動力,都來自贏雙電機始終專注自身產品與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始終將出發點緊緊聚焦在客戶需求上。當前,贏雙電機正在積極儲備人才、技術和產能,向做大做強的目標前進。大鵬要乘風而起,風已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