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自動化向網絡化的發展,企業毫無疑問將面臨新的安全挑戰,在工業4.0系統中要確保不會因為殘留的安全漏洞而產生新的安全風險。
Safety VS Security
在安全問題上,Safety和Security是兩個緊密關聯卻又不盡相同的概念。國際上比較常用的術語是 "Safety "代表機械安全,而"Security "則代表操作安全。在現代自動化架構中,機械安全(Safety)和操作安全(Security)之間的相互作用正日益成為自動化安全生產的關鍵。
機械安全(Safety)要求工廠或機器中的殘余風險不超過標準規定的極限值,不會對周圍產生危害。這包括對其周圍環境的危害(如環境破壞)以及給工廠內部帶來危害(如工廠內的人員)。
操作安全(Security)是指保護工廠或機器免受外部未經授權的訪問,保護敏感數據免受破壞、丟失和內部未經授權的訪問。這包括明確的攻擊和意外的安全事件。
在開發解決方案時,從一開始就考慮用戶的需求尤為重要。例如,在操作過程中的處理和用戶友好性等,不僅要考慮安全的技術和規范要求,還需要特別小心地分配信息和授權。否則,對安全措施的操縱只會被漸漸程序化。這里的關鍵是為產品、過程和機器以及被授權的人員提供清晰、安全的身份證明,包括整個生產過程中的安全信息交換。
密碼實現的“訪問管理”安全嗎?
密碼在日常生活的門禁系統中的應用比較常見,在工業應用中,一般的人機操作平臺也會通過密碼進行管理,但在實際應用中卻存在著一些“bug”,有些操作人員為了“圖方便”,操作屏幕的密碼被口口相傳,更有甚者,密碼被直接貼在屏幕上,成為了眾人皆知的“秘密”,任何人都能夠通過輸入密碼訪問限制區域,從而帶來潛在風險,需要引入具有更高安全級別的訪問管理措施。
智能的安全概念
在歐洲市場,機器制造商有義務向其客戶提供安全產品并根據預期用途確定所有相關的危害。而且,需要考慮到機器首次投放市場后的所有生命周期階段,同時還要考慮到可能與機器接觸的各種群體,如操作人員、清潔人員或維護人員等。在對每一種危險進行風險估計和評估后,根據最新的技術水平和統一的標準,制定出降低風險的措施。
在一般設備中,通往機器的入口至關重要,必須受到保護,并且必須保證在機器啟動時,沒有人在危險區域內。為了確保防護門被故意或意外打開時,不會造成危險,常常會用安全門系統對其進行經典的安全保護。比如將安全門監控和安全防護鎖定結合在一起,另外還可選配緊急停止、逃生釋放或機械重啟聯鎖等安全功能。這樣在發生危險的情況時,即使有相關人員不小心被鎖在危險區域內,也可以快速、輕松地離開危險區域。但這僅僅考慮了機械安全方面的問題,操作安全性方面的過程保護問題仍未解決。假設是未經培訓的人員或者是訪客進入到不熟悉的工作區域,由于其對危險和風險的認知水平有限,極有可能受到傷害。
只有涵蓋機械安全和操作安全的智能安全概念,才能夠在提供足夠的的余地和自由度的同時,還達到較高的安全水平。
工業4.0環境下做好工業訪問管理的優勢
合法性
只有授權、經過培訓的用戶才能訪問
? 責任明確,提高生產力
? 有效的專有技術保護
? 清晰的用戶級別,尤其在復雜機器上
可靠性
防止系統故障和停機
? 減少停機時間,節省成本
? 更少的維修/維護任務
可追溯性
執行的操作清晰明確地分配給相應用戶
? 個性化意味著更高水平的用戶識別
? 密碼是不安全的
? 能夠在發生故障或事故時提供證據
通過明確界定的責任,諸如操作保護、責任區/管轄區的劃分以及機器和操作者的明確身份證明等使潛在問題得到安全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