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產業結構繼續優化 “十四五”期間原材料工業增速趨緩

時間:2021-03-23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

導語:“原材料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包括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對國計民生、重大工程等有顯著的支撐作用。經過幾十年發展,我國原材料工業已經進入提質增效、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2019年原材料工業營業收入占規模以上工業的31%。‘十四五’期間,主要產品產量有增有減,原材料工業增速趨緩,原材料工業作為工業穩定器的作用將更加突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材料工業研究所所長肖勁松在首屆賽迪產業經濟論壇上作了題為《“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形勢展望與對策建議》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產業結構繼續優化

  我國是原材料大國,多種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化學品生產國和第二大石化產品生產國,約有20種大宗化工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22大類鋼材產品中,我國有17類鋼材產品的自給率達100%,粗鋼產量占世界鋼產量的53.3%。從常用有色金屬到稀有稀土金屬,我國能生產的有色金屬多達64種。此外,我國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等大宗建材產品的產量在全球占比接近60%。”肖勁松介紹。

  回顧“十三五”期間,我國提前兩年完成了1.5億噸鋼鐵去產能目標,超1億噸“地條鋼”產能全面出清;尿素、燒堿等傳統化工產品產能過剩矛盾得到緩解;電解鋁等新增產能得到有效控制;建材產業集中度顯著提升。

  針對未來五年我國原材料工業的發展趨勢,肖勁松做出兩大預判。其一,主要產品產量有增有減。在國際經濟緩慢恢復和國內經濟穩定增長帶動下,乙烯、丙烯等短缺產品產量會繼續擴大。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節點,粗鋼產量將同比下降。其二,原材料工業增速趨緩。原材料工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不再單純追求規模增長,部分產品市場需求有可能達到拐點。

  “十四五”期間,預計傳統化工產品、鋼鐵、電解鋁等產能過剩矛盾將進一步化解,化工、鋼鐵、有色、建材等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化工新材料、綠色建材、高性能鋼鐵材料等保障能力上升,新材料產業產值占原材料工業比重提高;基礎石化產品等自給率也將提升。

  區域布局漸趨合理

  肖勁松表示,從區域布局分析,近年來我國鋼鐵兼并重組取得進展,中國寶武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鋼鐵企業集團;石化化工方面,園區化、基地化、集約化發展態勢明顯,根據石化規劃院數據,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約60%的石化化工產業產值來自于化工園區或基地;

  危化品搬遷取得積極進展:千余家位于城鎮人口密集區和沿江地區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完成搬遷改造;有色行業中部分電解鋁產能轉移置換至水電、風電資源豐富的內蒙古地區;建材產業集中度顯著提升,前10家水泥和平板玻璃企業產業集中度分別達到64%和60%。

  “預計‘十四五’期間,石化化工行業繼續推動園區化發展,集約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鋼鐵、有色、建材等行業進一步兼并重組。”肖勁松說。

  投資方面,過去五年,我國原材料工業總體投資增速趨緩。肖勁松表示,“十四五”期間,考慮到國際經濟緩慢復蘇,國內經濟穩步發展,以及鞏固去產能成果仍是重點,預計原材料工業投資增速會進一步放緩。

  進出口方面,肖勁松預計,“十四五”我國主要原材料產品進出口將表現出不同的態勢。隨著國際經濟緩慢復蘇,在“一帶一路”倡議、RCEP、中歐投資協定等帶動下,出口將有所增加;而國內經濟穩步增長,也可能促進進口。

  增強技術創新能力

  報告還提出了“十四五”期間我國原材料工業的發展重點。

  一是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圍繞關鍵核心技術、共性基礎技術、前沿技術,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完善創新設施,提升產業基礎能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等與材料技術的交叉融合,推動下上游協同創新。

  二是繼續鞏固去產能成果。細化去產能政策,做到精準施策:2021年1月,工信部發布了新版鋼鐵、電解鋁、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下一步,要研究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主要原材料產品市場的需求拐點,做好產能達峰研究;加強對市場化過剩產能、產品、價格等信息的預警;逐漸用質量、環保、安全等市場化手段調節產能。

  三是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推動傳統材料行業高端化發展,化工、鋼鐵、有色、建材等提升產品品質,優化產品結構;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增強關鍵戰略材料保障能力,加快前沿材料研發;完善企業生態,培育世界一流企業集團、專業骨干企業、單項冠軍企業。

  四是推動產業布局優化。與國家重大區域戰略相協調,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推動原材料工業布局調整優化。依托原有原材料工業領域產業集群或基地,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原材料制造業產業集群。長三角地區:金屬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津冀地區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中部地區: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西部地區:稀有金屬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東北地區:稀有金屬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

  五是加快綠色轉型發展。研究制定碳達峰方案的時間表和任務分解,開展碳減排和碳中和技術研究,推動現有有關節能減排政策實施,推廣應用綠色建材、綠色建筑,提高磷石膏綜合利用率等。

  報告建議,加速數字化發展和安全發展,完善政策和支撐體系加快數字化實踐,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建設,梳理關鍵材料的供應鏈和產業鏈:明確供應渠道、重點企業、上下游關系等。明確供應鏈和產業鏈的長短板:分析國內外形勢和市場需求,分析我國原材料工業供應鏈產業鏈長短板鍛長板、補短板建設:增強資源保障能力,加強材料生產所需專用裝備、關鍵零部件、儀器儀表等研發,加強核心原輔料研發、專用軟件開發等。加強供應鏈重點環節監測:對短板環節加強風險監控,做好儲備保障工作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建設。

  此外,報告還建議,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借助“一帶一路”戰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中歐投資協定等,加強原材料領域技術、人才、資金、管理經驗等全方位合作推動原材料、裝備、相關標準“走出去”,鼓勵原材料企業在海外建立研發中心、銷售中心。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引進創新人才、創新團隊、創新機構、高新技術等,吸引優勢原材料企業集團,開展海外融資等。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