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為了減少對非歐洲地區技術的依賴,歐盟希望在2030年前,使該地區前沿半導體的產量占全球產量的五分之一,并在五年內制造出第一臺量子計算機。
歐盟該計劃名為“2030數字化指南針”(2030 Digital Compass),該計劃的出爐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27國集團對中國和美國公司關鍵技術的依賴。該計劃列舉了用于聯網汽車、智能手機、聯網設備、高性能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的半導體的重要性,當前芯片短缺導致全球各地的汽車廠暫時關閉。
歐盟的文件顯示,其目標是到2030年,使歐洲先進和可持續的半導體(包括處理器)的生產總值至少占世界生產總值的20%。彭博社此前報道稱,歐盟已經就建立一家新的晶圓廠進行討論,作為提高歐洲半導體產量計劃的一部分。歐盟稱,減少對其他國家關鍵技術的依賴將使歐盟掌握數字化主權,并能更好地維護歐洲的利益。
歐盟還建議投資量子技術,稱這可能會改變開發新藥和加快基因組測序的游戲規則。歐盟旨在2025年擁有第一臺具有量子加速功能的計算機,這為歐洲在2030年之前處于量子能力的前沿鋪平了道路。
量子計算已經引起了包括大眾、福特、戴姆勒和羅伯特博世在內的公司的興趣,因為它有潛力幫助解決交通堵塞,優化部件設計,并使電動汽車電池的功率提高40%。
歐盟的計劃還呼吁,到2030年,建立1萬個氣候中立設施,幫助歐洲發展自己的云基礎設施,同時讓估值10億美元及以上的獨角獸公司的數量翻一番。該計劃還旨在到2030年使千兆網絡覆蓋所有歐洲家庭,5G覆蓋所有人口稠密地區。不過,歐盟委員會的計劃需要得到歐盟國家和歐洲議會的批準才能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