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消息,據法諾集團(08153)發布公告稱,庫卡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已與法諾集團簽訂了一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內容有關于不同應用領域中聯合開發智能機器人、產業資源共享及其他相關業務合作(包括復合材料車體生產工藝領域及新型無鐵芯永磁電機應用等領域)。
根據該協議,法諾集團與庫卡擬建立平臺級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達成智能機器人于不同行業的新型應用場景(以汽車制造為主),包括其將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及深圳大學,共建復合材料車身智能制造應用研究中心;同時其公司將作為機器人產品全球伙伴,為庫卡提供產品采購及供應.而該框架協議有效期至2026年1月1日止。
法諾集團主席郭格林表示:“我們對雙方能達成合作協議感到興奮和期待。通過建立平臺級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達成在各行業各領域新型應用場景中智能機器人的產品供銷合作、聯合開發、資源共享等合作關系,我們希望能幫助雙方進一步深化各自優勢、提升運營效率,實現雙方未來的產學研一體戰略,促進雙方事業的發展。”
據悉,法諾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前稱科地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專注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是現時唯一大規模應用碳纖維材料做車身的汽車企業。目前主要產品包括電動大型豪華轎車、運動轎跑、EV-BUS電動雙層巴士、輕量化大巴、氫能源大巴、新能源重卡汽車及皮卡等。
被汽車制造所拖累
在世界機器人四大家族中,庫卡是“最純粹”的機器人公司。和ABB涉獵多個行業不同,庫卡的主要業務就是機器人本體和集成,并且集中在汽車制造領域。
但汽車行業正在“入冬”。根據英國汽車調研公司Jato Dynamic的統計,2018年全球共銷售出8600萬輛汽車,中國、美國和歐洲市場的停滯,導致全球汽車銷量同比下降0.5%。
庫卡自然首當其沖。2018年,庫卡兩次下調業績預期,前任CEO也離開了庫卡。當年,庫卡的訂單收入33.05億歐元,同比下滑8.5%;營收32.42億歐元,同比下滑6.8%;稅后利潤0.17億歐元,同比下滑81.2%。
在年報發布會上,時任CEO的Peter Mohnen在寒暄后開始上起了“政經大課”——中美貿易摩擦、英國脫歐、全球汽車行業下滑……外部的“艱難險阻”,似乎該為庫卡下滑的業績“背鍋”。
美的“不裁員”承諾也敵不過糟糕的業績。Mohnen還在年報會上公布了一個計劃:總部裁員350人、凍結總部所有崗位招新、嚴格審核試用期員工資質以及大幅削減外包員工數量。他計劃在2021年前,實現3億歐元的成本縮減目標。
作為汽車頭號產銷地的中國市場,2019年寒意更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同比下降7.5%和8.2%,連續兩年呈下滑趨勢。
根據庫卡機器人發布的2019年度財報來看,系統事業部(Systems)主要負責汽車行業設備制造,其訂單量從2018年的9.598億歐元減少到本報告年度的8.580億歐元,相應地大幅縮減10.6%,反映出客戶對委派訂單明顯持謹慎態度。汽車行業眼下流行的趨勢是以技術為驅動,改裝現有生產線,而不是安裝新設備,因此導致市場大幅萎縮。
不管是上游拖累,還是在美的旗下“水土不服”,庫卡業績上的壓力越來越大。
斬獲巨額訂單,布局電動汽車
2020年4月,庫卡機器人與德國慕尼黑的汽車巨頭寶馬簽署一份協議,為新工廠生產線提供約5000臺工業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包括不同型號,主要用于車身制造和其它領域。
40多年來,寶馬一直使用庫卡的專業技術和知識,庫卡憑借著豐富的經驗贏得了汽車廠商的喜愛。據消息稱未來幾年里,庫卡機器人將在寶馬國際全球范圍生產基地內使用。 據了解,供貨范圍還包括KUKA產品組合中的其他創新產品,例如KUKA線性單元。這些線性單元顯著增加了機器人的工作空間,它們由與機器人相同的控制器控制,這樣就可以將它們集成到工作序列中,而無需其他設備,能有效節省整個系統的空間。
庫卡公司開發的能源供應包也包括在供貨范圍內。對此,關注庫卡的很多人也開始思考,這是否意味著庫卡正在重回正確的軌道。
轉折點能否到來營收不斷下滑,庫卡的自救也正在進行。拋開美的白家電市場的依賴,在訂單上除開本次和寶馬的簽約,在2019年第四季度,庫卡其實也收到了一份價值數千萬歐元的大額訂單,該訂單是一套高檔電動汽車生產電池系,主要內容全自動電池組生產線規劃和交付,預計在2021年啟用。
據了解,這條面向未來的先進生產線系統除了有著嚴格工藝步驟外,還面臨著多項特殊挑戰,例如高產能、高技術可用性和高質量要求等,同時還要對所有相關工藝數據進行系統記錄。 在世界范圍內,電池生產系統的安全性是至關重要的,內置組件和生產步驟的可追溯性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使得大多數時候需對生產線進行監控。項目具體工序包括輸送、清潔、測量、測試、涂抹導熱膏和擰緊各個模塊,以及機殼密封和擰緊等,此外,還要進行氣密性檢測和質量控制。
基于此,這個新產線KUKA以“數字工廠”為中心的廣泛產品組合提供了關鍵優勢,在50余臺庫卡工業機器人背后,庫卡的miKUKA控制標準提供了一個高效的技術平臺,可確保通過用戶界面進行簡單,透明的操作員控制和監視生產線。“
電動汽車絕對是未來的全球市場,”庫卡首席執行官Peter Mohnen說。“我們為庫卡憑借其在電池生產自動化方面的綜合專業知識和經驗而在該領域中脫穎而出感到驕傲,我們能夠通過將電動汽車變為現實來為汽車行業的客戶提供支持。”
利用核心優勢,開展新項目
同時,庫卡的核心優勢仍然還在。作為和諸多歐洲老牌車企合作的解決方案提供商,KUKA 機器人在汽車生產自動化領域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可以提供包括工廠數字化技術、機器人及自動化方案等相關支持。
目前,庫卡事業部門主要包括系統事業部、機器人事業部、物流事業部和醫療事業部,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的迅速增長,機器人技術將會占據重要地位,成熟的機器人解決方案將會更受市場歡迎。
這也使得從銷售的情況來看,雖然2019年銷售收入呈現小幅下降1.5%,降至31.9億歐元,整體訂單量下降了3.5%,其中機器人業務部門的訂單下降13.3%。其中系統事業部和機器人事業部的訂單分別減少了10.6%和13.3%。而醫療事業部和物流事業部分別增加了 7.2%和24.8%。
在新項目的嘗試和研發上,庫卡一直沒有停下他們的腳步。去年,由于汽車和電子行業市場面的不樂觀,使得庫卡訂單量和營業額與上年相比有所下降。然而,在電子商務、零售和消費品市場上卻為庫卡帶來新的機會,例如子公司Swisslog物流部門去年訂單從2018年的6.011 億歐元增長 7.502 億歐元。
庫卡首席執行官Peter Mohnen表示,與其就市場情況開展討論,不如將重點放在未來明確方向上。他強調,庫卡計劃未來三年投資約5億歐元用于研發,將業務拓展到軟件和數字化服務等新的市場。同時,產品方面將更有針對性地節約資源,降低自身設備及客戶設備的能耗和運行成本。
這體現在賬面上則是庫卡集團的稅前利潤增加至4,780萬歐元(2018年:3430萬歐元)。以絕對值計算,增加了1350萬歐元,相當于提升了39.4%。也就是說稅前利潤率從去年的1.1%上升至1.5%。
總結:疫情已經對庫卡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中國已經開始恢復正常,這對于庫卡來說也是一個振奮的信號。同時庫卡在中國的公司近年來也在積極和中國政策接軌,研發和生產針對性越來越強,在新基建大方向下多項產業重新攪動風云時,未來中國庫卡的機會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