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實現城市軌道交通綜合監控和信號技術國產化

時間:2009-02-25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實現城市軌道交通綜合監控和信號技術國產化

一家北京企業,居然占據了全國地鐵自動化市場50%的份額。更叫人吃驚的是,這家企業的設備還用在了高速列車上,裝進了核電站。 這個名叫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的企業,有一句底氣十足的產品口號:中國創造,世界品質。 地鐵用上國產自動化系統   如果地鐵里就一趟列車,要跑多快就能跑多快。可數十輛車在地下同時開動,彼此間要有秩序地運行,那它就需要精確的計算和精細的控制。和利時,就是干控制的。   2000年和利時攬下了第一個城軌建設項目工程——北京地鐵13號線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完成了國內首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地鐵綜合自動化系統。   此后,和利時以其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新技術綜合解決方案,2001年中標深圳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隨后分別在2003年、2004年、2005年連續中標廣州地鐵3號線、4號線、5號線綜合自動化系統。高質量的工程和能力得到了用戶的高度認可。和利時的技術方案已成為行業事實的標準,并在2008年參與國家地鐵自動化系統的標準制定。   據了解,我國計劃在2015年前至少規劃50條地鐵線路,和利時公司面臨更大的市場機遇。“企業要為客戶提供獨特的價值,才能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利時總裁王常力這樣表示。   創新是要有聚焦的   1993年和利時創建開始,一直從事自主開發和制造控制系統研究。“現在回想起來,由于第一套設備100%自己開發的,播下了很好的基因,企業的發展才有了很好的基礎。”王常力感嘆。如今和利時已經自主研發第四代控制系統了。   代理跨國巨頭的洋品牌,輕輕松松就賺到鈔票。可和利時不這么想。控制系統是制造業的命脈,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成熟的控制系統,就不可能有強大的裝備制造業,只能聽任外人的擺布。   和利時的控制系統,走的就是自主研發之路。雖然一開始荊棘密布道路坎坷,但很快這條蹊徑就成了金光大道。正是看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鐵道部、中廣核等重大裝備項目紛紛訂貨。和利時業務也從初級的工業自動化,進入高速鐵路、核電領域。   盡管股市火爆、樓價飛漲,這都沒有讓和利時分心,成功之后的和利時依舊專注于控制系統領域。   “在積累上創新,創新不是散面的,而是有聚焦的。”王常力這樣對記者說。目前這家北京企業已經發展成我國自動化業務涵蓋最廣,掌握自主核心技術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制造商。   穩定性與反應速度   別看是2000多人的中型企業,留英博士出身的王常力管理起來井井有條,整個團隊非常穩定。   王常力靠的就是“三個價值”。為用戶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價值,為股東創造價值。尤其是為員工創造價值,就是為員工提供發揮才華的舞臺、合理的報酬和愉快并富有成就感的工作環境。   企業的創新發展,讓員工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許多員工紛紛將自己的師弟師妹介紹進來,一同創業。和利時辦公場所也不斷擴大。據了解,目前在建中的亦莊基地,占地8萬平方米,今年6月份就要封頂了。   王常力是學自動化的,他常說,“自動化最關鍵的是兩點,穩定性和反應速度,公司發展就像自動化的過程,在穩定的基礎上追求速度,提高效率。”   此次國家拉動經濟增長的計劃中,核電和軌道交通是重要領域,和利時對2009年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任何一次大的經濟危機對企業來說都是一次重要洗牌的過程,而這正是體質健壯和儲備充足的企業提升市場地位的最好時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