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自從中印邊境對峙以來,印度不斷推出針對中國企業和投資的歧視性政策,近期更有愈演愈烈之勢。
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政府宣稱,已確定至少7家在印度營運的中資公司“與中國軍方有關聯”,正在考慮對這些公司采取某些限制措施,并將它們置于嚴格的監控下,以減少它們在印度經濟中的參與度。《今日印度》報道中指出,印度政府認為,這些中資公司一直在海外為中國政府從事情報搜集工作。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被印度政府認為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企業包括新興際華集團及其投資的新印度鋼鐵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及其在印度安德拉邦投資建設的太陽能設備制造廠,以及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和上汽公司等。印度媒體列舉了一些上述公司與中國軍方的聯系,并專門提到其中個別公司曾遭美國司法部調查而卷入非法出口案件和軍事間諜活動。
印方的舉動也讓人聯想到美國之前也曾羅列一份所謂“與中國軍方有聯系”的中企名單,雖然這份清單不會直接引發制裁,但根據相關法案內容,美國總統可以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以懲罰名單上任何一家在美國營運的公司分部。
除可能對上述提到的針對中企采取限制措施外,《印度時報》還在一篇報導中提到,印度政府將加大對中國公司通過第三國或地區間接進入印度市場行為的審查力度。報道中指出,印度政府曾發現,某個來自歐洲的海外實體對印度公司進行投資,而該海外實體背后是由一家中國公司在實際控制。印度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印度有關部門正針對此類行為制定新的監管規則。
近日,印度鐵道部、電力部、電信部、馬哈拉斯特拉邦政府相繼終止數項與中國公司的合作。一位匿名分析人士表示,中印邊境對峙沖突發生后,印度政府和業界出現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最為強烈的反中浪潮,莫迪政府也因此飽受政治和輿論壓力。一名消息人士曾表示,目前印度并沒有太多可以對中國實施的政策,如果印度政府被迫對中國強硬,可能會重新調整對中政策,那么失去的可能遠遠大于所得。
由于此次對峙造成的影響仍在發酵,所以印度政府短期內不太可能放松對中國的經濟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