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外貿訂單遭取消,“黃金3月”淚兩行

時間:2020-03-27

來源:面包板社區 ,作者王瓊芳

導語:3月本是外貿的“黃金月”,但自3月中旬開始,不少公司的跨境訂單遭到客戶取消或暫停,如孟加拉國成衣出口訂單取消;中國攜程取消上千萬訂單,Q1營業收入預計下滑50%;中國電子、金屬、紡織、服裝等行業也正面臨訂單取消的風險。

全球經濟是一個共同體,沒有任何一個經濟體可以獨善其身。隨著疫情漫延至世界各國,外貿訂單紛紛暫?;蛉∠嚓P企業開始面臨供應鏈和需求萎縮的雙重沖擊!

外貿公司的噩夢!

一周前,一位行業資深人士跟《國際電子商情》聊到全球疫情爆發對電子產業鏈的影響時就表示,隨著疫情持續漫延,需求端的影響恐怕要遠大于供給端,沒想到一語成讖!

3月本是外貿的“黃金月”,但自3月中旬開始,不少公司的跨境訂單遭到客戶取消或暫停,如孟加拉國成衣出口訂單取消;中國攜程取消上千萬訂單,Q1營業收入預計下滑50%;中國電子、金屬、紡織、服裝等行業也正面臨訂單取消的風險。

中國的前三大貿易合作伙伴依次是歐洲、美國和日韓。三地加起來每年的總貿易額約占據中國總貿易額的一半!隨著疫情漫延至這些國家,訂單取消或暫停,將給多方經濟帶來沉重打擊。

目前,首家日本郵輪公司已經宣布了破產。中國珠三角也出現了少數外貿企業資金鏈斷裂、倒閉的現象。

3月18日,中型港資企業——東莞泛達玩具公司宣布倒閉并遣散員工。3月21日,東莞著名的成表廠東莞精度表業有限公司發布公告,主動勸退員工并全廠放假至少3個月。

有分析人士稱,泛達玩具廠、精度表業的倒閉,暴露的是更深層次的問題。近十年來,中國勞動密集型行業生存環境不斷劣化,人工成本、廠房租金,原材料等成本大幅攀升,令那些高度依賴人工和原材料的代工企業舉步維艱,而新冠疫情只是壓垮它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訂單遭遇取消或暫停,企業必須做好應對!國內某外貿廠家已發出通知:“疫情帶來太多不確定性,請各位客戶在下單時,再三確認此訂單是否按計劃生產。如已生產,有臨時取消或暫停的,損失由客戶承擔?!?/p>

對于違約金賠付的問題,據《國際電子商情》了解,一般正規大公司的合同中均有相關約束,但中小企業很少擬定賠償條款,尤其是那些競爭激烈的行業,賠款多是形式大于內容,一旦客戶違約,罰款比例不會超過訂單金額的10%,難以抵消成本支出。

除訂單取消帶來的挑戰外,尚未取消訂單的,清關效率也大打折扣,這讓很多外貿企業無所適從。

“上上周五貨物運到英國,上周二抵達目的地,一直到本周二還在清關?!蹦惩赓Q公司客戶經理表示,目前,各國物流要優先運輸抗疫物資,且國內外海關檢查都非常嚴格,耗時很長。

需求銳減,還未到達頂點!

根據廣發策略報告指出,目前全球10大重點疫情國家包括:中、美、日、韓、英、德、法、意、西班牙及伊朗等,這10國GDP及進出口總規模分別占全球總量的63.22%和47.73%,全球經濟地位顯著。而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攀爬期,訂單的取消或暫停,恐怕才剛露出冰山一角。

中國主要對外出口國及出口比例 

中國主要對外出口國及出口比例

進出口需求的銳減,必將重創全球經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3月2日已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從2.9%下調至2.4%,對比去年11月的預測下調了0.5個百分點,是2010年以來的最低程度。

另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1至2月,進出口總額4.12萬億元,下降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下降15.9%;進口2.08萬億元,下降2.4%。整體貿易逆差425.9億元,去年同期為順差2934.8億元。

 2月中國進出口

2017年1月-2020年2月中國進出口曲線圖

由上可見,今年1-2月中國外貿出口總值同比降幅遠大于進口,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其中,出口的勞動力密集型產品下降20%、機電產品下降16.2%、高新技術產品下降15.2%。而目前疫情尚未到達拐點,未來一段時間內,出口下降的趨勢仍將延續,外需可能進一步受到拖累。

很多受訪者對此表示擔憂。有行業人士表示國外的社會生態可能因為疫情出現重構,很多原有商品需求突然不需要了。加上國外消費者沒有儲蓄習慣,疫情爆發后這些人群會減少產品需求,比如手機、平板、家電、玩具產品等。還有很多產品只有外國人才消費,轉內需還要重新做產品設計。

如何自救:賣電子不如賣口罩!

什么樣的公司能存活?有企業表示,現金流充裕的大公司和輕資產的小公司可渡過難關。從具體的措施來看,及時“轉舵”做需求量大的醫療衛生防護用品如口罩、測溫儀以及“出口轉內銷”的企業,可一定程度緩解危機。

1、生產口罩和測溫儀

當務之急,很多企業開始轉產口罩、額溫槍等醫療防護電子產品,欲在短期內緩解企業資金周轉的困境。如比亞迪、五菱等公司開辟了新的口罩、消殺物品的生產線,借此帶動現金流;格力、海能達等也在轉做醫療物資的外貿出口。

有外貿公司經理告訴《國際電子商情》記者,目前其公司的三家供應商都在做口罩和測溫槍,自己所在的公司年前也接了20萬只測溫儀的訂單。

針對當前測溫儀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有人透露說,這個問題還在延續,很多產品測試認證時是一套標準,真正用于出售的則是另一套標準,以此蒙混過關。

更為嚴峻的是,藍牙耳機、電子煙等企業也開始生產口罩和測溫儀,行業一窩蜂進入埋下了“定時炸彈”,未來需求一旦“緊急剎車”,很容易一地雞毛。

事實上,開啟測溫儀、口罩等新的產品線需要投入高額資金,對大部分外貿企業來說也不太現實,不如另尋他路。

有行業人士透露,不同于多數行業的“一片哀鴻”,目前做模具生產的企業生意就非常火爆,一來因其生產投入不及芯片和高科技產品那么大,二來其生產靈活性非常高,不局限于產品形態,什么緊俏生產什么,比如2019年生產垃圾箱殼子、ETC殼子、電子煙外殼,而目前又應疫情需求生產測溫儀外殼和TWS耳機殼等,據說生意火爆到“三班倒”趕訂單!

2、出口轉內銷

在2008年金融風暴和2019年貿易戰集中爆發的時間,很多外貿公司就采取了“出口轉內銷”的策略,挽回了一定的經濟損失。

2008年金融危機后,不少外貿企業從純外銷或代工生產發展到設計和生產獨自完成,并在國內建立了自己的銷售渠道,還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當然,轉內銷也面臨一些門檻。國外客戶對軟件到硬件標準都比國內高,成本也會相應偏高,轉內銷時在價格上并沒有優勢。因此,如何節省成本、研發出在國內適銷對路的產品,是值得企業思考的課題。

有分析人士指出,國內市場的競爭也非常激烈,而且國內和國外市場有很多不同的特點,例如經營模式、銷售渠道、結算方式等都不盡相同,而且對外銷售的產品不一定適合國內市場,需要企業靈活應對。

3、借助電商,自造品牌

貿易戰、關稅和新冠疫情,暴露了傳統外貿企業的諸多弊端,如渠道單一、以線下為主的被動性、利潤不足、面對風險缺少應變空間等問題。

有分析指出,電商和新零售概念的興起,革新了傳統零售體系,傳統外貿需要改革,利用互聯網和跨境電商賦能對中國制造業進行升級改造十分必要。

目前,很多具有前瞻性的工廠已開始尋求轉型,而電商讓廠家有機會成為零售商和品牌商。在跨境方面,許多傳統的EMS工廠也開始意識到與其給海外品牌方供貨,不如自建品牌做跨境直銷。

“硬核”政策,重在落實!

全球疫情導致的需求端下滑正在快速發酵。為解除外貿企業的出口危機,除了企業“自救”之外,還得靠政府出手。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日前在商務部線上新聞發布會上披露,新冠疫情發生后,商務部面向7000多家外貿企業的調查表明,90%以上企業存在出運和收匯被迫推遲的情況,面臨較大的買方取消訂單、拒收拒付風險。

目前,商務部已宣布將會同各地方、各部門密集出臺“穩外貿”政策,重點運用WTO規則允許的財稅、金融、出口信保等手段,幫助企業度過風險危機。

據《國際電子商情》了解,目前多個地方出臺了具體的政策支持外貿企業并已付諸實踐了,如山東提高了對外貿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比例,江西省的出口退稅等。另外,還有很多地方政府正幫助企業做“出具不可抗力證明、法律咨詢、參展協調、供需對接”等相關服務。

另根據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的建議,在疫情防控期間,外貿政策措施的著重點要放在救企業上,企業的當務之急是“外保渠道、內保產能”?!巴獗G馈保噶ΡF髽I跟客戶的關系,“內保產能”是在盡量保住外貿渠道的同時,積極打開內需市場。

很多受訪者表示,政策必須落到實處才能真正幫助企業度過難關,但很多時候,所謂政策只是形式主義,并不能惠及大多數真正需要幫助的企業,如何做到有的放矢很關鍵。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