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業互聯網再成網紅,如何抓住“牛鼻子”?

時間:2020-03-26

來源:萬得通訊社

導語:新基建”最近被頻頻刷屏,而作為其中一員的工業互聯再次被納入國家戰略布局重點。抓住新基建浪潮中的“牛鼻子”,工業互聯網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新基建”最近被頻頻刷屏,而作為其中一員的工業互聯再次被納入國家戰略布局重點。抓住新基建浪潮中的“牛鼻子”,工業互聯網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

政策為工業互聯網注入新動能

近期,工業互聯網政策被刷屏。

3月24日消息,上海市表示,進一步打造工業互聯網2.0升級版。

3月23日,發改委表示,加強包括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并推動“互聯網+”。加強包括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更多的經濟和就業新增長點。

3月20日,工信部發布《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建設覆蓋全國所有地市的高質量外網,打造20個企業工業互聯網外網優秀服務案例。鼓勵工業企業升級改造工業互聯網內網,打造10個標桿網絡,推動100個重點行業龍頭企業、1000個地方骨干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內網改造升級等。

3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對“互聯網+”、平臺經濟等加大支持力度,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催生新崗位新職業。依托工業互聯網促進傳統產業加快上線上云。

另外,浙江、福建、山東、湖南、重慶、深圳、濟南等地紛紛出臺政策,推動工業互聯網加速發展。

業內人士預計,今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有望帶動全社會新增就業崗位255萬個。

產業鏈全面梳理

今年是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收官之年,到年底,要初步建成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工業互聯網產業鏈如下:

工業互聯網產業鏈 

據Wind產業鏈平臺,各公司在工業互聯網(數控系統、執行層、網絡層、應用層等方面)的位置如下:

新基建 

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是重要方向

在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把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相關的基礎設施定義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2019年,5G商用后,工業互聯網獲得重要技術支撐,開始向生產領域全面滲透。

進入2020年,國家對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視度進一步提升。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基建的細分領域之一,其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工業互聯網發展即將提速。

與“四萬億”相比,新基建的“新”,體現在數字化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上。工業互聯網是唯一與其他領域均有關聯融合發展模式的方向。

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與工業互聯網,構成了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也催生出產業鏈上下游無數的投資機會。

如何抓住“牛鼻子”?

華創證券表示,用友網絡、東方國信、寶信軟件等均在積極布局工業互聯網業務。

金自天正可為用戶提供系統、先進、定制化、高性價比的工業自動化全面解決方案,在智能控制、大功率交流調速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賽摩電氣致力于提供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建立了國內具有相當實力的智能制造生態圈,匯集了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智能工廠,智慧電廠等多個業務板塊。

華西證券表示,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仍處在早期階段,商業模式及盈利模式尚待探討:市場相對集中的平臺廠商具有較好投資價值,相關受益標的包括制造類企業海爾智家、三一重工(樹根互聯)、工業富聯;軟件企業用友、東方國信等。

工業互聯網逐漸從概念到產業規模落層面,從網絡到感知再到工業生產的網絡及硬件領域有望最先受益。

1)外網與內網升級協同發展,構筑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產業受益標的主要是能保障網絡時延、可靠性、安全性等指標的工業互聯網CDN,例如網宿科技。內網層面通過工業總線、工業以太網實現人、機、物全面互聯,相關產業受益標的東土科技、星網銳捷、映翰通、紫光股份(新華三)等。

2)前端信息采集:標識解析體系+智能傳感+工業視覺,工業互聯網感知系統,其中RFID領域相關受益標的包括;遠望谷、世紀鼎利等;智能傳感相關受益標的包括漢威電子等;工業視覺相關產業受益標的包括天準科技、賽騰股份等。

3)工業機器人+AGV核心關鍵零部件國產替代機遇期:工業機器人及AGV上游零部件行業主要是減速機、伺服電機、變頻器、控制器,相關受益標的:匯川技術、埃斯頓、英威騰、雙環傳動、中大力德等。

概念炒作,不盲目跟風

2020年以來,科技股高歌猛進之際,卻被外圍市場潑了“冷水”。面對概念炒作,投資者需審慎判斷,不盲目跟風。

截止3月24日,多只工業互聯網概念股跑贏市場,重點標的如下:

5G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