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疫情形勢嚴峻,做為抗“疫”前線的醫用物資,醫用防護服供不應求,僅武漢一線的醫用防護服需求,就已遠遠超過正常時期我國產量供給。在戰“疫”早期,湖北提出的醫用防護服需求清單一度高達每日10萬套,其中武漢每日需求5萬套。而2019年,我國國標醫用防護服總產量僅40萬套。本文將重點對醫用防護服的分類、材料、生產設備等方面做出說明,希望幫助您快速的了解醫用防護服制造業和自動化市場。
1
醫用防護服類型分類
醫用防護服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括了醫療環境下醫護人員穿戴的各類服裝,如日常工作服、外科手術服、隔離衣以及防護服等。其作用是隔離病菌、有害超細粉塵、酸堿性溶液、電磁輻射等,保證人員的安全和保持環境清潔。根據應用環境及功能不同,醫用防護服對于液體及細菌滲入有不同的標準等級,所采用的材料也各不相同。不過,按照基本功能大致可分為重復使用型和用即棄型(一次性)兩類。
重復使用型防護服每次使用后都要進行洗滌和消毒,操作不方便,大大限制了它的織造結構,而且使用一段時間后,其防護性能有所下降。鑒于此,國際上逐漸采用一次性非織造(無紡布)材料制成的防護服。這種防護服,經過進一步的抗菌、抗靜電等處理,手感和性能跟傳統紡織品比較接近,而且價格較低。因此,在醫療領域的隔離衣和防護服中應用較為廣泛。
2
醫用防護服生產材料類型
防護服因其所用的原材料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目前國內市場上正在銷售和研發的幾種醫用防護服所用的非織造材料主要有以下幾種:
3
醫用防護服生產工藝
用于醫用防護服制造的非織造布的方法主要有紡粘法、水刺法、閃蒸法、SMS復合材料等。紡粘法無紡布主要利用化纖紡絲的方法形成聚丙烯長絲,再借助氣流或機械的方法分絲成網,其在手感和性能方面很接近于傳統的紡織品;水刺法無紡布,是通過高壓水柱高速水流對滌綸、錦綸、丙綸等纖維纖網噴射,使纖網中纖維運動而重新排列和相互結,以達到固結成布的目的;閃蒸法無紡布,以聚烯烴為主要原料,采用靜電分絲,使絲條在拉伸過程中相互摩擦形成靜電分絲,彼此相互排斥保持單纖維狀態,然后靠靜電裝置使纖維凝聚成網,纖網再經熱軋而成;SMS復合無紡布,就是將兩種以上性能各異的非織造纖網通過化學、熱或機械等方式復合在一起,或者是結合不同的成網工藝制造的無紡布。
MIR Databank 為您提供成衣生產工藝流程圖:
而對于防護服的主要生產設備來說,用下圖說明,再合適不過了。
醫用防護服通常采用閉合門襟設計,也就是內部拉鏈閉合,外部粘合門襟,這樣的設計除了更好的穿脫之外,能讓貼合更加緊密。為了讓醫用防護服更加貼合,其袖口、腳踝口、帽子皆為彈性收口設計,其目的是為了加固防護服與其他防護用品搭配時,密合性更高,也防止粉塵或液體從該處進入內部。此外,為了方便行動和工作,為穿著提供更好的靈活性,防護服的腰部通常通過彈性橡筋收緊,以增加工作效率和使用安全性。這其中的縫合、上拉鏈、魔術貼、上松緊等工藝基本都由平縫機來完成。而合袖、合褲腿、合帽子包邊的工作則由包縫機來完成。
除了以上這些設計外,為了讓防護服能達到更高的密封性,當縫紉好防護服后,需要經過壓膠機將防護服中所有線跡、針孔進行壓膠密封,以防止粉塵或液體從縫紉的針孔中進入,增強防護服的隔離性能和使用安全。
4
防護服主要生產設備
一、平縫機
平縫機自動化產品配置:
我國部分平縫機生產設備商名錄:
二、包縫機
包縫機自動化產品配置:
我國部分包縫機生產設備商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