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9年中國OLED市場分析|5G助力產業將迎來發展“黃金十年”

時間:2019-09-06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導語:未來,顯示無處不在。隨著消費升級,傳統液晶已逐漸滿足不了消費者對屏幕顯示的更高要求,OLED被視為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OLED有著高對比度、色彩表現優秀、響應速度超快、超輕薄、耐低溫、超低功耗等多重獨特的技術優勢,且適合柔性、透明等多種新型應用形態。如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眾多智能終端已采用OLED屏幕,相比前者小尺寸的OLED,近年,大尺寸OLED成為行業競爭的“高地”。

5G推動OLED產業有望迎來發展的“黃金十年”

未來,顯示無處不在。隨著消費升級,傳統液晶已逐漸滿足不了消費者對屏幕顯示的更高要求,OLED被視為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OLED有著高對比度、色彩表現優秀、響應速度超快、超輕薄、耐低溫、超低功耗等多重獨特的技術優勢,且適合柔性、透明等多種新型應用形態。如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眾多智能終端已采用OLED屏幕,相比前者小尺寸的OLED,近年,大尺寸OLED成為行業競爭的“高地”。

8月29日,LGDisplay在廣州建設的8.5代OLED面板生產線正式投產,讓全球大尺寸OLED產業由單極變為中國和韓國兩極發展,產能得到大幅提升。據悉,LGDisplay廣州工廠投產后,初期產能達每月6萬片玻璃基板,2021年底最大產能將達到每月9萬片玻璃基板。業界預期,隨著全球5G來臨,顯示產業整體生態環境將面臨巨變,更多嶄新應用場景應運而生,OLED產業有望迎來發展的“黃金十年”。

2018年中國OLED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90億美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OLED產業市場預測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OLED行業市場規模已達190億美元,隨著OLED顯示技術不斷走向成熟,產品價格得到優化,OLED行業市場規模得到迅速擴張。2017年,全面屏市場徹底爆發,國內外手機品牌紛紛推出旗下全面屏新機,而象征著高端手機代表的蘋果iPhoneX也采用了全面屏設計,更是將全面屏推上了新高潮。

在此影響下,OLED面板作為全面屏的最佳拍檔,已然成為了高端智能手機的主流。截止至2017年中國OLED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250億美元左右,進入2018年我國OLED產業市場規模達到了290億美元。預計未來,OLED行業市場規模還將繼續高速增長。同時,多家企業已有柔性顯示產能規劃,預計未來兩三年內將進行投產。

2015-2018年中國OLED行業市場規模統計情況

 OLED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廣州OLED工廠投產打造兩極供應格局

廣州OLED面板工廠自2017年7月開始動工,歷時兩年多完工投產。該項目投資總額高達460億元人民幣,由LGDisplay持股70%,廣州高新區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占股30%。該工廠主要生產4K超高清55英寸、65英寸、77英寸等大尺寸電視用OLED面板,初期產能達每月6萬片2200mmx2500mm的基板,2021年底最大產能將達到每月9萬片玻璃基板。

此次投產的廣州8.5代OLED面板生產線是LGDisplay在韓國本土外建立的首條大尺寸OLED面板生產線。今后將與韓國坡州OLED工廠一起形成LGDisplay的大尺寸OLED面板的兩極供應格局。

LGDisplayCEO韓相范表示,在植根廣州的十年中,LGDisplay一直致力于通過領先的技術和豐富的生產經驗,為中國市場提供最高品質的面板產品。新建成的8.5代OLED面板生產線將進一步為助力廣州成為OLED產業發展中心做出貢獻。未來,LGDisplay將繼續攜手中國的合作伙伴,打造領先的差異化顯示產品,為引領全球OLED市場而不懈努力。

據了解,LGDisplay擁有OLED研發、生產、銷售的完整體系,僅用三年時間就達到了“黃金良率”。廠商將這些先進的生產經驗與生產工藝,帶到廣州OLED面板工廠。這條廣州8.5代OLED面板生產線的投產,充分顯示了LGDisplay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以及積極加速中國OLED產業鏈布局,推動高端顯示產業發展的決心。

把中國作為全球OLED戰略基地,是因為LGDisplay看好中國電視市場的前景。IHS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電視市場以25%的市占率穩居全球電視市場第一。

市場的需求加上高清產業的利好,無疑令面板廠商和電視廠商看好OLED電視。今年3月,《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出臺,按照“4K先行、兼顧8K”的總體技術路線,大力推進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和相關領域的應用,預計到2022年,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總體規模將超過4萬億元。

OLED電視面板銷量增加

OLED有機顯示自發光特點,使其對比度、黑場表現、色域、響應速度、可視角度相較于目前市面主流的LCD液晶顯示均有革命性提升,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顯示結構簡單、耗材環保,且OLED顯示具有柔性可卷曲的特點,更方便運輸和安裝,突破尺寸的限制,規?;慨a后更有可能具備低成本普及的優勢。

由于優于傳統液晶屏幕,目前,在全球市場包括創維、海信、康佳、長虹等中國廠商在內的15家電視廠商加入OLED電視陣營,2020年,美國最大電視廠商Vizio也將加入OLED陣營。奧維睿沃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電視品牌出貨量達到9816萬臺,同比下降0.7%,其中OLEDTV出貨量為120萬臺,同比增長21%。

據IHS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全球OLED電視銷量為61.1萬臺,去年同期為47萬臺,同比增長30%,同期LCD電視的增長率僅為2%。OLED電視去年的占有率為5.7%,2022年預計超過10.9%。在全球電視廠商紛紛押注OLED之時,市場將進一步擴大,OLED面板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2018-2019年Q2全球電視品牌、OLED電視出貨量統計情況

5G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作為目前全球唯一擁有大規模量產大尺寸OLED電視面板技術的廠商,目前,LGDisplay韓國坡州OLED工廠的月產能為7萬片基板,加上廣州OLED工廠9萬片基板的產能,到2022年,韓國坡州10.5代OLED面板工廠量產后,OLED玻璃基板切割成的電視用面板年產量將達到1000萬片,OLED面板目前供不應求的困境有望緩解。

據了解,2013年大尺寸OLED面板的銷售量僅為20萬片,2018年銷售量突破290萬片,今年銷售目標是380萬片。隨著OLED電視面板出貨量的增加,預計LGDisplay今年大尺寸OLED事業部將首次實現盈利。

市場擴大商用及車載市場加速

除了高端電視市場,近年,OLED面板在高端商用領域和車載顯示市場正在迅速崛起。正如上文提到,OLED采用自發光材料,能實現完美的黑色和自然色彩,具備最佳畫質,而且結構簡單,可以實現多種形態的設計。因此在商用領域,包括透明櫥窗等OLED產品。在位于廣州OLED工廠的展廳內,展示了OLED在商用領域的多種可能性,例如應用于服裝商場的透明櫥窗、車載顯示、雙面屏幕展示等,不但擁有優秀的畫面,還具備極高的觸控精確度。

值得留意的是,在車載顯示領域,IHS調查顯示,從2017年第一季度開始,LGDisplay連續八個季度在5英寸以上的車載顯示市場上占據全球第一位。廠商將OLED屏幕應用于車輛的中控顯示系統、儀表盤、后座娛樂系統等當中,而且為全球知名整車廠商和電子設備廠商,如戴姆勒-奔馳、BMW、現代起亞、特斯拉、GM等提供產品。IHS預測,2018年-2022年,全球汽車OLED顯示器的市場規模猛增114倍,到2022年,OLED車載顯示市場規模將增至3.43億美元。

5G助力OLED產業迎“黃金”時代

今年6月,我國5G牌照正式發放,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包括我國在內,目前,韓國、美國、英國、瑞士、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和地區都開始提供5G商用服務,全球5G建設和商用在加速,給OLED產業帶來一個全新的巨大市場。

不同于3G、4G時代基于移動互聯網改變人與人的溝通方式,5G時代偏向于以“物”為中心,讓任何物體都有可能成為智能終端。正如大部分業界所認同,萬物互聯才是5G為人們生活帶來更大改變的方向。正因為物聯網的發展,未來,將有一系列全新的應用誕生。業內人士表示,5G一方面將改變流媒體內容的質量,據目前所知,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會、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將使用8K進行轉播,有望成為產生高清畫質內容的“引爆點”。另一方面,5G時代,對數據的高速度處理以及產生大量的數據,將會使顯示產業的整體生態環境產生巨大變化,帶來很多嶄新的應用場景。

今年5月廣州舉行的“2019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上,韓相范表示,第四次產業升級與IoT(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用戶進入“顯示中心”的DoT時代(DisplayofThings),而自發光的OLED將成為最佳顯示方案。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自發光的優勢,OLED能在像一張紙一樣的厚度中實現圖像顯示的技術,輕便簡潔的結構,OLED面板可憑借廣視角、可彎曲等特點,運用到目前為止從未使用過的商業領域,包括車載電子、商用顯示、智能家居、可穿戴等領域的多個場景。

隨著5G的到來,使得OLED各種應用成為可能,從而帶來巨大的商業機會,OLED產業有望迎來發展的“黃金十年”。

5G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