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5G時代之魅:你在看影像 影像也在看你

時間:2019-05-21

來源: OFweek光通訊網

導語:在人類潛意識的深處,潛藏著一股對技術力量無比強烈的渴望。同時,在這股強烈渴望的背后也牽系著一股難以擺脫的恐懼。它們就像光與影一般共生共存,卻又截然不同。

在人類潛意識的深處,潛藏著一股對技術力量無比強烈的渴望。同時,在這股強烈渴望的背后也牽系著一股難以擺脫的恐懼。它們就像光與影一般共生共存,卻又截然不同。前者極盡誘惑,后者戰戰兢兢,可以說人類的歷史就是在這兩種極端之間搖擺前行。有研究者稱“在5G時代,不只是你在看影像,它也在看你。”這句話聽罷,一股不寒而栗之感頓時油然而生。

達摩克里斯之劍高懸于頂

技術是人類潛意識實現進化心理需求的最明顯行為外化表征。從互聯網的誕生到移動互聯網的崛起,網絡資訊如浪潮般洶涌來襲,展示出其改天換日般的能力。在短短數十年間,網絡改變了整個世界,使得國家與國家、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變得更為緊密和復雜。它極大地提速了信息的流通速率和人們的工作效率,打破了時間和地理上的割據,撕裂了信息繭房,因而被許多人視作推動教育普及和公平的一大社會進步。

可仍舊有人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發問,通信網絡技術在打破信息壁壘的同時,難道不也在構建新的壁壘嗎?回顧互聯網的源頭,其誕生于公益初衷,興盛于商業溫床,在這個過程里不斷刷新自身定義。在其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同樣孵化出了諸如網絡暴力、隱私泄露、網路詐騙等時代病癥。

微信截圖_20190521141039.png 

因此,互聯網既進一步發展了人權,可也在不斷踐踏界限。它給大眾帶來了一個信息充盈的環境,卻也讓各種誑言謬語和價值混亂充斥其中,進而使大眾的生活不斷失焦、破碎,疲于應對,更使得無數焦慮彌漫其中。

“賽博朋克”文化下的數字隱憂

正是出于對數字信息時代未來的擔憂,孵育出了“賽博朋克”這一獨特的大眾文化類型。在為技術力量喝彩的同時,也提醒著人們采取更審慎、更全面的態度,避免陷入到臆想的烏托邦世界中。隨著通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對社會秩序和倫理的沖擊均是無法回避的課題。

5G通信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并行闊步而來,影像將成為未來社會中更重要的載體。智能化技術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消弭著邊界。在移動互聯網崛起的當下,阿里飛豬、滴滴、攜程、亞馬遜、蘋果等國際巨頭均被用戶質疑使用大數據進行“殺熟”,這正是商業利益驅動下企業道德邊界消弭的顯現。

根據用戶畫像定向推送基于精準算法的內容是如今許多媒體采取的傳播機制,這種智能化、定制化的傳播方式存在很大爭議性。早在1995年,比爾蓋茨曾預言“在未來世界,量身定制的信息將自然增加,每個人都可以編排一份完全符合自己興趣的“日報”。著有《信息烏托邦》一書的美國學者桑斯坦定義了“信息繭房”這一概念,他認為但凡是在網絡上進行的信息傳播,如果說因為一些自身的信息需求,人們只對自己感興趣的或者自己選擇的信息、領域進行了解,即人們只聽他們選擇和能取悅他們的東西,即會形成“信息繭房”。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就會將自身封存在一個類似蟲繭一樣的外殼之內,對外界的信息很少接收,對現實生活的認識開始變得模糊,甚至失真。

從打破信息割據,到重構“信息繭房”,信息技術仿佛在一個輪回后又重新回到了起點。

你在看影像影像也在看你

互聯網的興起對傳統媒體帶來了極大沖擊,電子屏取代傳統雜志、報刊等成為主流信息呈現載體。原本相對封閉的媒體產業生態被打破,進而分化出更多類型。從內容呈現形式上來看,從抽象的文字發展到讀圖時代,再到現在視頻影像的興起,可以看出明顯的視覺感官主導傾向。

馬歇爾·麥克盧漢認為,媒介技術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每一種新媒介的產生,都開創了人類感知和認識世界的新方式。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興起,人們在消費數據的同時,也在不斷成為數據分析的素材,而這種錯位是前所未有的。

總結:雖然在面對數字時代來襲時,許多人并不希望關注點以技術變革作為中心,強調時代、社會、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但不得不承認技術是人類潛意識實現進化心理需求的最明顯行為外化表征。從整體上來看,互聯網使得知識和經驗得到超快速的傳播普及,強化了科學理性的力量。

文化不是珍珠,而是大海,它廣闊而深沉,因此能同時供養多元化價值觀,而人們需要依附文化來進行思考和生活。因此,不能局限于技術本身,必須強化對數據時代的解讀。在驚喜和恐懼并存的時候,不能因為恐懼而扼殺技術發展,也不能因為技術帶來的喜悅而忘乎所以,卸下憂患的包袱。批判家尼爾波茲曼在解釋自己著名的《娛樂至死》一書時,并未將“娛樂至死”劃為絕對負面,而是作為一種客觀現象,表達自己的憂慮。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數據時代不斷向前發展的過程中,人類注定要負重前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