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究竟該如何發展?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劃重點
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是實現我國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
5月7日,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工業互聯網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從功能體系、技術應用、經濟效益、政府作用等方面,對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進程中的關鍵問題作了深入解答,第一財經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
5G在工業互聯網有什么應用?
鄔賀銓指出,在企業內部,通信對于低時延、高可靠、大寬帶和大連接都有明確要求。但很多時候它不能用有線來解決,需要用無線,而傳統的無線由于抗干擾能力比較差,所以在工業上的應用目前只有6%。但5G出來后,就可以利用它的低時延、高可靠、大寬帶和大連接的特征。
5G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涉及煉油企業、建筑企業、港口企業等等。鄔賀銓舉例,比如,寶武鋼鐵與聯通合作,利用5G實現整個生產線的遠程監控、危化品的管理;浙江移動和杭州汽輪機集團合作,實現了三維掃描的建模檢測,這些都是很好的應用和示范。
傳統的工業軟件在工業互聯網時代需要升級嗎?
鄔賀銓認為,傳統的工業軟件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實際上是需要升級的。比如說傳統的ERP(企業資源計劃),基本采取EXCEL表的方式,跟物聯網基本上無關。一個好的管理企業,它的表格是非常精細的,精準到每一分鐘,并按照這個流程執行。但是一旦產生一個小故障,這種表格是固化的,無法改。所以需要有智能的ERP,將它關聯起來。
“傳統的ERP只包括庫存、服務、人力資源消耗的數據,而智能的ERP,需要將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這些結合在一起。有咨詢公司分析,到2021年,全世界排名前2000的制造企業,會使用智能的ERP系統,將大大縮短整個執行時間的25%。”鄔賀銓說。
靠什么保障工業互聯網的安全?
鄔賀銓談道,加密和數據分布存儲可以防止數據被盜竊,但是有些黑客的目的不是要盜竊數據,而是勒索,入侵后將企業的數據再強行加密,讓企業也打不開。所以,工業互聯網需要更嚴格的安全技術。
鄔賀銓認為,首先是要防護不讓數據被入侵,這方面區塊鏈也有很好的用途。但是區塊鏈也是軟件,也可能是有代碼的漏洞,所以在企業內部,需要本身注入企業內部的安全,還需要與工控系統、網絡安全的廠商的合作,包括從政府那里獲得更多的數據,通過大數據情報的共享和分析,才能確保網絡的安全。
誰是工業互聯網的實施主體?
鄔賀銓說,信息技術企業不熟悉垂直行業的流程,他們看工業互聯網的市場是叫得響、門檻高、看得見、摸不著。工業互聯網的實施主體是垂直行業的企業,他們對本企業熟悉,不足之處是缺乏技術人才,而且擔心轉型以后難以管理和安全問題。所以,工業互聯網需要信息技術企業和傳統企業的緊密合作,它跟消費互聯網通吃的格局不同,需要細分的企業。
政府在發展工業互聯網方面應該發揮什么作用?
鄔賀銓認為,政府主導制定工業互聯網發展戰略,推動標準化及實施、指導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協調工業互聯網安全監控,制定工業互聯網發展政策和人才培養等。
“此外,政府的重要工作是扶持中小企業,大量的中小企業缺乏經費,企業沒能力靠自身力量進行轉型。”鄔賀銓建議,政府投資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業技術開發服務中心,委托第三方經營,作為非獨立法人,免費開放給中小企業,并輔導提供技術支撐,政府通過考核他們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方式補償他的運行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