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動化技術的促進下,工業正在朝著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與綜合集成化的方向發展,制造業的工廠正不斷朝著高度一體化、集成化的進程前行。同時,隨著自動化產業的飛速發展,關于自動化的專利申請量逐漸增多。尤其從2010年開始,申請量一路上漲,說明了各企業對自動化的核心技術和重點技術進行知識產權保護的不斷重視。盡管如此,在這個行業中侵權行為還是屢見不鮮,不少企業也都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即便作為全球機器視覺領導者之一,康耐視公司也遭遇到了較為嚴重的軟件著作權侵權事件。
2018年8月9日,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對一起侵犯康耐視軟件著作權的刑事控訴案件予以判決,,判處被告人乙某侵犯著作權罪,有期徒刑1年并處罰金,判處被告人陳某(系乙某妻子)侵權著作權罪,有期徒刑8個月并處罰金。該案基于康耐視公司舉報,經蘇州市公安局虎丘分局偵察、虎丘區人民檢察院公訴,并經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審判和判決。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該案是江蘇省首起針對工業計算機軟件的刑事判決,被評為2018年江蘇省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件,對未來類似案件的刑事審判產生極大的參考意義。。此次針對違法者的刑事打擊,顯示了康耐視堅決維護其知識產權的決心和能力。一旦發現侵犯康耐視知識產權的行為,包括但不限于盜版、使用及/或銷售盜版康耐視軟件,無論案值大小,康耐視公司將采取各種法律手段,包括民事、行政,乃至刑事手段,追查到底。
近幾年來,中國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力度正在顯著加強,顯示了以下趨勢:中國司法機關已高度重視、并依法有力保護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正當訴求和利益;平等保護中國境內和域外各類市場主體知識產權,維護其平等發展機會;依法制裁和打擊侵害知識產權的犯罪行為,積極主動進行司法取證;建立了懲罰性賠償機制,加大了財產刑的適用力度。在近期開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中,政府也表達出進一步打擊侵權者的決心。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新一輪專利法的修改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健全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大幅提高侵權違法成本,對故意侵權者規定了最高五倍的懲罰性賠償,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
在國家政府機關的保駕護航下,康耐視所在的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領域,具有重大創造性和實用性、引領行業技術標準升級、產業更新換代的發明創造等原創性成果,將持續得到中國知識產權法律體制的重點關注和保護。同時,康耐視呼吁各大企業在技術研發的同時都應該把對創新技術的保護放在首位——只有拿起法律武器努力捍衛自身的知識產權,才能讓侵權者無處遁形,讓自動化行業迎接更光明的未來。
聲明:本文內容由企業提供,如涉及版權、機密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