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4年前的歷史,在5G時代重現

時間:2019-05-07

來源:科技雜談

導語:前幾天信通院翻譯了《5G生態系統:對美國國防部的風險和機遇》,原文是美國國防創新委員會今年4月發布的,體現了美國對于爭奪5G領先地位的焦慮和緊迫感。

1994年的7月19日,中國聯通正式成立。這個新企業的背后,是電子部、鐵道部等部委以及地方政府機構。他的使命,就是打破當時通信領域政企合一的壟斷格局。

很快,中國聯通選擇把GSM移動通信作為重點,而這一決策,也打亂了原來郵電部在移動通信領域的整體部署,一場大戲就此拉開。

【二十多年前的移動通信格局】

中國的移動通信業務是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步的,那個時候還沒有中國移動,移動通信是郵電部門提供的一項業務。1987年11月在廣州開通了第一個模擬移動電話局,雖然比全球第一部移動電話開通晚了十幾年,但在當時來說,也是非常先進的技術。

在中國開通模擬移動電話那年,歐洲的第二代移動通信標準,就是如今耳熟能詳的GSM起步了。1991年第一個GSM網絡在芬蘭投入商用,之后在歐洲迅速發展,并向全球普及。中國的科技工作者們,主要是郵電部傳輸所(后來成為信通院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研究人員,對這種先進的移動通信技術非常關注,定期向郵電部報告進展情況,初步判斷是:GSM已經成熟,可以作為網絡建設的技術標準。

正當全球都準備采用GSM建網的時候,CDMA(碼分多址)技術出現了。1985年創立的高通公司提出在無線技術領域的CDMA技術,大幅度提升無線通信的效率和容量。見此情況,北美將CDMA作為第二代移動通信網的核心技術,以此為基礎發展CDMA網絡。

從技術角度看,CDMA技術在無線領域的先進性毋庸置疑,甚至歐洲GSM的專家們都計劃引入CDMA技術作為下一代移動通信的無線通信技術核心。但要建一張完整的CDMA網絡,光有無線側的CDMA技術是不夠,其他的配套技術方案還不完備,因此并不能馬上拿來用。

權衡之下,當時郵電部的決策是:不上馬GSM,等待CDMA網絡成熟之后,一步到位。

正在郵電部等待的時候,中國聯通成立了,而且準備建設相對成熟的GSM網絡。郵電部以變應變,做出決策:立即全面啟動GSM網絡建設。

 微信截圖_20190507110024.png

【看似同時起跑,基礎大不相同】

我當時在郵電部移動通信局,是這一變局的親歷者。1995年夏天我被委派到摩托羅拉接受培訓,學習模擬移動電話的聯網漫游技術方案。走之前大家關注的還是模擬網聯網,兩周的培訓結束后回到辦公室,發現所有人都在討論GSM。

此后就是郵電體系大規模的學習培訓。無論是傳輸所的專家還是廠商的技術人員,一邊要給各省郵電局的人培訓,一邊要參與建設方案的討論,忙得團團轉。好在郵電體系的專業基礎雄厚,有規范的多級管理模式,在郵電部統一組織之下各司其職,從技術標準和組網方案的編制,到設備選型、入網和采購,再到系統安裝、集成和調測,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

郵電部傾盡全力建設GSM,而聯通的情況就復雜多了。作為一家多單位聯合組建的企業,不同的地區,主導單位、管理模式、技術資源都不一樣,這種情況按照如今的表達方式,就是多個企業文化風格迥異的單位組合在一起,整合成本非常高。所以對于剛剛組建的聯通來說,全網建設GSM實在是個巨大的挑戰。

局部存在差異,整體來看郵電體系的優勢就更大了。與模擬移動電話網不同,GSM是完全獨立的一張移動通信網絡,郵電部門在傳輸、機房等配套資源的優勢得以充分體現。此前長期研究GSM的機構和技術人員隸屬于郵電部,在通信工程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設計院也是郵電部的,連進出口等方面也有專業的郵電部器材公司助力。聯通即便背后有各個部委支持,也很難和這樣一個建制完整、基礎雄厚的體系抗衡。

由于郵電體系利用產業鏈優勢整體發力,迅速建成覆蓋全國的GSM網絡,并把先發優勢和網絡優勢轉化為客戶規模優勢,牢牢地把握住了競爭的主導權。后來,原來郵電部的干部擔任了中國聯通的領導,對CDMA的技術優勢念念不忘,還曾希望借助CDMA翻盤;但無奈最好的發展窗口期已逝,GSM和CDMA左右互搏,雙網運營成了聯通的包袱和劣勢。

如果當年聯通上馬GSM的時候,郵電體系選擇等待先進的CDMA網絡,那么中國聯通可能在上個世紀就擁有大量客戶,也許中國的通信市場格局就不會是今天中國移動一家獨大的樣子。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需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合適的技術,技術的先進性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這樣的故事不僅僅發生在通信行業,其他領域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如今的5G格局,幾乎是歷史翻版】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移動通信走到了第五代的前沿,如今運營商又面臨選擇:是選擇相對快捷的NSA(非獨立組網),還是等待更加先進的SA(獨立組網)。

簡單來說,NSA就是在現有移動通信網絡上疊加5G無線通信模塊,這種操作是最便捷的“5G建網”模式,可以在現有條件下推5G;而SA則是技術專家們心目中從頭到腳完整的“5G網絡”。

NSA像不像當年的GSM?SA像不像當年的CDMA?

正常情況下,偏愛技術的電信運營商當然希望等到R16標準出來之后,按部就班地發布企業標準,再進行各種測試驗證,能夠一步到位地建設完美的5G。這也是此前中國移動等運營商強調偏愛SA組網的原因。然而此時就像當年聯通出世一樣,美國對于5G的態度導致中國對5G建設模式要慎重考慮,并盡快決策。

前幾天信通院翻譯了《5G生態系統:對美國國防部的風險和機遇》,原文是美國國防創新委員會今年4月發布的,體現了美國對于爭奪5G領先地位的焦慮和緊迫感。該文回顧了4G時代中美等國在信息化數字化領域的競爭和結果,并對5G的重要性以及帶來的機遇進行了分析,還提出了不少建議。同樣參與5G制高點爭奪戰的還有韓國、日本以及歐洲各國,政府和相關企業也在積極推進5G的商用進程。

而在通信產業圈子里,也有這樣的共識:要想在現在的時點推5G,只能采取NSA。所以現在美國韓國等推出的5G,全部是NSA。

如果你是政府決策部門,如果你是運營商,在這種情況下,何去何從?

個人做個大膽判斷:雖然中美之間各有優劣,在很多領域美國是領跑者,但恰恰在通信產業領域,中國的產業鏈完整性和成熟度是超越美國的。這個時候中美如果都選擇NSA,有可能會重現當年郵電和聯通大戰GSM的景象。

美國雖然有全球頂級的電信運營商,全球領先的互聯網企業,但在摩托羅拉和朗訊垮掉之后,如今已經沒有像樣的通信設備制造商了。中國這邊三家電信運營商實力不俗,近年來互聯網企業迅速成長,終端設計生產能力處于全球領先,華為中興已經成為世界級的通信設備供應商。而且由于5G的頻段高,建設的密度比4G更大,這是“基建狂魔”更喜歡的節奏。

看似同時起跑,基礎卻并不相同,所以最終的勝利者,是把握住關鍵時間點,發揮產業鏈優勢的選手。這個時候如果選擇等待,5G就成了又一個CDMA,可能還沒施展開手腳,下一代技術又來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