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一北一西,渝機器人產業園齊頭并進

時間:2019-04-18

來源:機器人庫

導語:工業機器人“五大家族”已有四家入駐兩江新區永川圍繞機器人打造相關產業鏈

工業機器人“五大家族”已有四家入駐兩江新區永川圍繞機器人打造相關產業鏈。

重慶作為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正大力推動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不斷提升制造業發展質量和效益,這給機器人產業提供了發展良機。

重慶智能產業正在構建“一北一西”的機器人產業布局:“北”是兩江新區水土產業園正在努力打造西部地區機器人產業高地,“西”是永川正在建設國家工業機器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同時,璧山區也在積極籌建機器人產業園。未來,重慶機器人產業將呈現三足鼎立或多點開花的發展勢頭。

近日,記者走進兩個機器人產業園區,深入了解重慶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

打造西部地區

機器人產業高地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兩江新區水土產業園的長安徠斯(重慶)機器人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看到工人正在調試機器。

長安徠斯累計獲訂單價值超5億元

“作為適用于人機協作的量產靈敏機器人,今年年初,已投放市場。”長安徠斯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款機器人是庫卡iiwa(協作機器人),庫卡iiwa在所有7個軸上都配置了扭矩傳感器。

他告訴記者,這款機器人被稱為智能型工業助手,是庫卡公司研發的一款全自動化、基于輪廓自主導航功能的機器人。

記者獲悉,iiwa要求完全自動化,而且具有更短的反應時間和更高的靈活度,未來的工業生產需要的是新型的、模塊化的、豐富多樣的機器人。這款機器人代表了工業機器人未來發展的趨勢,其開創性的產品性能和廣泛的應用領域,為工業機器人的發展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長安徠斯成立以來,已經累計獲取訂單價值超5億元。”長安徠斯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為長安汽車、鐵馬集團、長江電工、北汽銀翔、平偉集團、百能達普什等眾多知名企業提供了技術服務,還為全國企業提供了產品和技術服務,成功交付項目30余個,應用機器人2000余臺,助力客戶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

“五大家族”已有四家入渝

在長安徠斯發力的同時,位于兩江新區水土工業開發區的機器人生產企業——川崎重工也沒有閑著,為了增加產能,正在擴建生產線。

作為日本川崎公司唯一的海外機器人本體制造商,公司加大研發力度的同時,也在努力促成機器人制造的國產化。除了雙腕機器人,“搬運大力士”碼垛機器人、“焊接小能手”弧焊機器人等多種產品的關鍵部件目前也實現了“重慶造”。此外,公司還面向長安、力帆等整車生產企業,提供車間產線系統集成等服務。

“2013年,中國就已經成為機器人市場的第一大國。在政策上,中國制定了明確的機器人發展規劃,外部環境下,企業面臨的用工成本升高。同時,客戶對自動化的需求非常高。”川崎(重慶)公司相關負責人說,2018年,川崎(重慶)公司機器人產值達到了約5億元人民幣,預計今年的產值有較快增長。同時,產品輻射到四川、貴州,甚至全國。

在世界工業機器人業界中,以瑞士的ABB,德國的庫卡,日本的發那科、安川電機、川崎最為著名,并稱工業機器人五大家族。2016年6月,日本發那科投資1億元在重慶兩江新區建發那科西部地區生產基地。2016年12月,瑞士ABB集團正式入駐重慶。至此,工業機器人五大家族已有四家入渝。

■相關

研發+生產+銷售

兩江新區機器人產業有了一套完整體系

4月16日,記者從兩江新區水土工業園獲悉,2018年,兩江新區直管區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實現產值28.1億元,生產工業機器人2742臺套。目前,已經初步形成“高端工業機器人聚集、關鍵零部件起步、產業生態日漸完善”的格局,一個西部地區機器人產業高地正在逐步形成。

機器人企業來了,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重慶)也落戶兩江新區,為重慶造的機器人發“許可證”,從產到銷,再加上研發,兩江新區打造的機器人產業高地有了一套完整的體系。

據介紹,水土產業園經過8年的建設,已基本形成以國家機器人檢測評定重慶中心為代表的機器人“一區六平臺”產業生態,引進機器人本體制造和系統集成項目近15個,合計簽約投資額近20億元,預計達產后年產值33億元。

西

建國家工業機器人

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渝西的永川區,短短幾年時間,其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2017年1月,智能機器人產業聚集的永川高新區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工業機器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弧焊機器人打破國際技術壟斷

在永川的機器人產業中,不得不提到弧焊機器人,該機器人成功打破了國外企業在六軸多關節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壟斷,且價格不到國際同類機器人價格的一半。

“這是一臺六軸弧焊機器人,名字叫‘永川’。”重慶固高科技長江研究院工業自動化事業部總經理葉云波說,這臺機器人打破了國外企業在六軸多關節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壟斷,其四大關鍵零部件全部實現了自主研發,整體性能、精度和可靠性均與國際先進水平相當。弧焊機械臂能夠在半徑1.4米的范圍內活動,移動速度能達到每秒1米以上,重復定位精度小于0.05毫米,空間直線精度小于0.3毫米,空間圓弧精度小于0.5毫米。

記者了解到,早在研發之初,研究院在全國遴選出了一批焊接領域的尖端工匠,把工匠們的焊接工藝進行編碼,又結合機器人焊接時傳回的數據,循環往復,進行修正提升,最終讓機器人在實際操作中達到現在的水平,能夠完美勝任各類復雜的焊接要求,可廣泛應用于汽車、摩托車生產流程中的焊接工藝。

永川圍繞機器人打造產業鏈

機器人產業聚集的永川高新區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工業機器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重點完善了科技研發、技術創新、科技金融和公共服務等體系,形成集研發、整機制造、系統集成、零部件配套、應用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集群。“永川弧焊機器人”成功研發并舉行了全球首發式。重慶文理學院獲批開設西南地區唯一的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科創職業學院獲批“重慶市工業機器人應用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據介紹,重慶固高科技長江研究院已組建了10個創新研發團隊,吸引了全國各地50余名專家博士、180余名科研人員加盟。

葉云波表示,早在10多年前深圳固高科技就已研發出了工業機器人的控制器和驅動器,同時還擁有核心硬件、伺服、機器視覺等核心部件,借助這些研發成果,重慶固高科技長江研究院打造出包括先進裝備、機器人應用、開發平臺、數據傳輸在內的智能裝備,通過供應鏈管理、工藝數據等助力智能工廠,以及智能終端應用。目前,已形成了技術開發、系統解決方案在內的6家創新創業公司集群。

■相關

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

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聚集效應

記者了解到,自第一家機器人企業落地后,永川區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了聚集效應,包括深圳固高、廣州數控、惠州仨聯等機器人企業落地。2018年,永川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已集聚企業100余家,包括德國西門子、埃馬克、利勃海爾、華中數控、固高科技、廣數機器人等龍頭企業,形成“支柱產業+新型制造業”雙輪驅動。去年永川以數控機床和工業機器人為主的智能裝備產業實現產值125億元。

2020年我市智能產業產值有望達7500億

目前,在工業機器人領域,重慶已初步形成集研發、整機制造、系統集成、零部件配套生產、機器人應用服務于一體的機器人全產業鏈。截至2017年底,重慶生產工業機器人本體3700余套。庫卡、ABB、發那科、川崎等世界知名企業已悉數來渝,廣數、新松、華數等知名國內企業在重慶發展良好。

按照計劃,到2020年,重慶將力爭建成7個智慧園區、20個智能工廠、200個數字化車間和2000條數字化生產線。預計2020年重慶智能產業產值可達7500億元,基本建成國家重要的智能產業基地和全國一流的大數據智能化應用示范之城。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