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著采訪一個典型的西北漢子,帶著渭河平原黃土的味道。不料見面后卻是一位文靜的書生,與榮獲“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機械工業百名工匠”稱號的他有天壤之別。3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陜西寶雞機床集團裝配鉗工田浩榮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就是要求自己做好本職工作”。
這位有著31年工齡的“機床工匠”,對自己從事的職業情有獨鐘。他說,機床產業是關系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產業,是裝備制造業的加工母機,也是加工制造的關鍵裝備,向傳統機械、國防軍工、汽車、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技術等關鍵工業領域提供加工裝備。
我國高端數控機床仍存在制約“瓶頸”
田浩榮認為,制造業的核心就是創新,就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機床的加工精度、效率和柔性直接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制造水平,在裝備制造業中戰略地位十分突出。近些年,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機床產業發展迅速,連續多年成為世界機床第一消費國和第一進口國,機床需求不斷增加。目前,盡管我國在高端數控機床研發生產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但我國的高端數控機床產業發展仍存在一些制約“瓶頸”,面臨四個方面突出問題:一是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我國高端數控機床核心研發能力和產品設計水平、精度、質量、性能等方面都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整體上講“大而不強”;二是高端數控系統受制于人。我國高端數控機床約80%的數控系統需要國外進口,西方發達國家加緊對中國制造業關鍵核心技術的制裁;三是行業門檻過低,進出隨意性大,導致行業良莠不齊;四是行業市場還不規范、成熟,互相競價、惡性競爭較嚴重,導致一些企業思維浮躁、急功近利,沒有真正把精力放在做精做優產品、提升品質與服務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機床產業發展。
制造強國首先要打造機床強國
田浩榮向中國工業報記者表示,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制造強國,首先要打造機床強國,大力發展國產高檔數控機床是提高我國裝備制造業水平,縮小與發達國家制造業差距、維護國家經濟領域安全的必由之路。
田浩榮建議:一是從國家層面,要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扶持力度,尤其對以高檔數控機床為代表的工業母機生產裝備制造業的扶持力度,對中高檔數控機床增值稅實行優惠政策。
比如,對中高檔數控機床零備件采購進項稅額實行1.5~2倍扣除。二是國家政策上要切實減輕企業稅負,降低生產制造成本。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大調研,特別是在大幅度減免稅方面。比如,增值稅、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讓企業輕裝上陣,把更多的精力、財力投入到核心技術、關鍵部件技術研發上。三是裝備制造企業要進一步加大結構調整、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步伐,加速數控機床核心技術、關鍵部件技術研究、產業化布局,實現從跟跑到并跑、領跑的跨越。四是社會層面要完善各種激勵政策措施,通過財政補貼、政策支持等手段,鼓勵優先使用國產數控裝備和數控系統,加大對綠色節能機床、智能機床的推廣使用。五是國家相關部門要盡快制定出臺機床行業準入制度,提高行業準入門檻。行業層面加強引導與監管,規范行業秩序,共同構建健康、規范的國產機床產業生態圈。
作為全國勞模和企業高技能人才的典型代表,田浩榮在陜西寶雞機床集團成立了“田浩榮技能大師(勞模創新)工作室”。在他的帶領下,陜西寶雞機床集團形成了重質量、創品牌、鉆技術的氛圍。田浩榮總結出的“田浩榮床頭箱主軸裝配法”被授予“陜西省職工先進操作法”,并在全行業推廣。
田浩榮說,他的本職工作在機床一線,他從一線來,還到一線去,踏踏實實,精益求精,把自己磨煉成“大國工匠”。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