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國外媒體報道,去年,美國公司采用機器人的數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因為機器人正變得更便宜、更靈活,這使各種規模的企業都能接觸到它們,使它們活躍在更多經濟領域,超越了它們在汽車工廠的傳統應用模式。
據路透社發現的數據,行業組織“推進自動化協會”(AssociationforadvanceAutomation)周四發布的數據顯示,機器人的出貨量達到28478臺,比2017年增長了近16%。
該集團追蹤的每一個行業中,機器人的發貨量都有所增長,但除了汽車行業。在汽車行業,汽車制造商在完成了一輪新卡車車型的大規模裝配后,紛紛削減了發貨量。
機器人在其他行業蓬勃發展。對食品和消費品公司的發貨量同比增長60%。對半導體和電子廠的發貨量增加了50%以上,對金屬生產商的發貨量增加了13%。
隨著企業尋求削減勞動力成本,自動化的壓力正在加大。為了應對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戰,許多公司正在考慮從海外撤回工作崗位。他們可能會發現,自動化是保持競爭力的最佳方式,即便是與成本更高的美國工人競爭。
推進自動化協會副主席鮑勃·多伊爾(BobDoyle)表示,自動化正在從傳統的汽車裝配廠和其他大型制造商,轉向倉庫和小型工廠。
其中就有麥德龍塑料技術公司(MetroPlasticsTechnologiesInc.),這是一家位于印第安納州諾貝爾斯維爾的家族企業。該企業只有125名員工,去年3月,該公司購買了第一款自動機器人,可以將成品從生產區域運送到質檢人員手中。在過去,這項工作是由開叉車的工人來完成的。
該公司總裁肯·哈恩說,“我們有三臺5000磅重的丙烷叉車,現在已經不用了。哈恩的機器人售價4萬美元,價格是他考慮過的最便宜的機器人兩倍左右,但遠低于市面上12.5萬美元的售價。
報告稱,自2010年以來,去年是汽車和汽車零部件企業機器人首次未能占到一半以上的出貨量,比例略低于49%。2017年,超過60%的機器人出貨流向了汽車制造商。
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HeavyIndustries)旗下川崎機器人的銷售和市場總監丹·哈斯利表示,作為一個自動化市場,“食品行業真的開始起飛了”。他補充說,“食品和飲料是真正應對勞動力市場緊張的領域之一。”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