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多國支持,華為發布澄清說明,宣告5G硬實力

時間:2018-12-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月來,不斷傳出華為5G被禁的消息。不過21日韓國發聲支持華為,稱“目前華為為全世界170多個國家提供設備,至今還沒有哪個國家針對設備提出過安全問題”,華為前幾日也發文澄清禁用傳聞,表明了自己在5G方面的實力。

近月來,不斷傳出華為5G被禁的消息。不過21日韓國發聲支持華為,稱“目前華為為全世界170多個國家提供設備,至今還沒有哪個國家針對設備提出過安全問題”,華為前幾日也發文澄清禁用傳聞,表明了自己在5G方面的實力。

華為,5G

圖片來自“123rf.com.cn”

近月來,不斷傳出華為5G被禁的消息,外媒不斷曝出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等先后禁用華為5G設備、技術的消息,中興芯片事件的余波尚未消散,而作為通訊領域的巨頭,華為是否成為下一個被制裁對象也令人擔憂。

不過在系列消息之后,21日韓國發聲支持華為,稱“目前華為為全世界170多個國家提供設備,至今還沒有哪個國家針對設備提出過安全問題”,華為前幾日也發文澄清禁用傳聞。

那么在各種消息背后,華為5G設備是否真的被禁?華為的5G實力又到底如何呢?

韓國發聲支持,華為澄清封殺傳聞

21日消息,外媒稱,韓國通訊公司LG副會長河炫會公開表示,計劃通過國際公認的檢驗標準,正面消除韓國社會對中國企業華為5G設備安全問題的疑慮。

據韓國《亞洲日報》網站20日報道,19日,河炫會在懇談會上表示,目前華為為全世界170多個國家提供設備,至今還沒有哪個國家針對設備提出過安全問題。河炫會說,華為已經向西班牙政府申請對設備進行國際共同評價標準(CC)認證,從設備的源代碼到各種技術資料都正在接受檢驗,預計明年上半年結束。此前,《印度時報》18日也報道,印度電信局秘書向華為發出參加5G測試的邀請,并稱贊華為在印度發展電信行業。

19日,針對華為5G的相關報道,華為官方也在華為“心聲社區”發布情況說明稱,部分報道與事實不符,或被錯誤解讀。

華為表示,目前,華為在德國的業務一切正常,表示正積極參與法國各運營商的5G建設;在日本,正積極參與運營商的5G標書答復和實驗局測試;新西蘭政府雖對運營商提交的5G方案有不同意見,但監管流程尚未走完,客戶均表示與政府繼續斡旋,與華為合作保持不變。

此外,華為還透露,截止目前,已經獲得25個5G商用合同,并與全球50多個商業伙伴簽署合作協議,5G基站商用發貨數量也已經超過10,000個,在行業內遙遙領先。2019年上半年,華為將發布搭載5G芯片的5G智能手機,并將在2019年下半年實現規模商用。

以下為全文:

華為,5G

多國宣布封殺令?華為在國外的5G部署如何

自今年8月以來,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先后對華為的5G設備、技術發出“禁令”。考慮到這5國情報機構共同組成“五眼聯盟”,也有國內媒體揣測,很可能是這5國“合謀圍堵華為”的行為。

今年8月,澳大利亞政府宣布禁止華為參與澳洲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在剛剛過去的11月,新西蘭政府通信安全局也否決了新西蘭電信運營商SparkNewZealand使用華為5G設備的申請。

英國金融時報12月5日的報道《英國電信將從4G網絡核心剝離華為設備》,指出英國電信(BT)會在未來兩年把華為設備從其核心4G網絡中剝離,并已經將華為排除在其核心5G網絡設備供應合同的競標程序之外。

路透社12月14日一篇稱“德國電信重新審視和華為的關系;法國電信Orange說在5G方面不會考慮華為”,考慮到美國的盟友國家由于安全考慮都紛紛將華為的5G技術排除在外,法國和德國的公司也在考慮改變他們與中國公司的合作策略。

美聯社當地時間12月18日消息,捷克總理安德烈·巴比什也宣布,已下令禁止其政府辦公室人員使用華為手機。

華為,5G

截至目前,華為被多個國家似乎排除出5G建設競標的范圍。

但事實上,其中英國的網絡通訊領域技術一直以來都依賴于華為,新西蘭也早就在4G基站上大量采用了華為提供的設備。

金融時報所寫的“英國電信將從4G網絡核心剝離華為設備”這一說法也并不準確,事實上,華為受到影響的只有4G網絡中的核心網設備(核心網是一個無線網絡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對華為供應的大頭RAN(接入網)沒有影響。

并且,有關華為在法國被禁的消息,法國時間12月13日,Orange的CEO史蒂芬·理查德接受訪談時也表示,Orange和華為在核心網絡設備的建設上之前并沒有合作。既然并無合作,那么自然也并無“禁止”。對于路透社報道中說的德國電信重新審視和華為的關系這件事,理查德說:“德國人根本都不在乎,根本不介意和華為合作。”

據了解,4G方面,華為目前跟英國所有四家主流移動運營商在LTE上都有全方位的合作,華為現在是EE、沃達豐、李嘉誠旗下ThreeUK最主要的LTE供應商。

并且,華為扎根法國已有16年,目前已在法國設立芯片、數學、家庭終端以及美學等四個研發中心,2013年華為在法國還宣布了一項15億歐元的投資計劃。

由此可見,華為頻傳被禁一事,并不完全像國外報道所言,至少華為在各國的通訊設施和技術上都扎根已久,并不是輕易能夠被剝離的。

主設備,標準制定及芯片提供,華為5G的實力不容小覷

那么,華為在5G方面的技術到底體現在哪方面?在5G技術、設備和終端應用的博弈中,又處于何種位置?

在19日的聲明中,華為稱自己“是目前行業內唯一能提供端到端5G全系統的廠商”。

華為,5G

(5G產業鏈圖,來自光大證券研究所《5G:元年開啟,萬物互聯——5G系列深度報告之一》)

具體來說,在5G的產業鏈上,華為可以提供通訊的主設備、光模塊,以及終端設備的芯片,并且在5G協議的制定上,華為主導的Polar成為“控制信道”的短碼標準,也是首次有中國公司進入了基礎通信框架協議領域。

主設備包括天線、路由器、交換機、modem、無線AP,無線網橋,無線網卡,無線避雷器等。移動運營商買了天線之后架起來才可以發射信號,變成所謂的通訊基站,手機才能夠收到信號。

目前主設備行業,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四分天下,根據四家主設備廠商2017年年報數據,華為2017年運營商業務收入達2978億元,諾基亞達1806億元,愛立信達1014億元,中興通訊達638億元(數據來自光大證券研究所),華為處于首位。

據第三方機構分析,如果華為允許參與市場競爭,美國在2017~2020年間無線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將節省200億美元。澳大利亞排除華為參與5G,整體5G部署成本預計增加7-21億澳幣。

華為,5G

(截至2018年10月底,我國5G技術研發試驗的第三階段已完成,在NSA非獨立組網、NA獨立組網測試上,華為是唯一完成并通過所有測試的全球主流設備廠商)

其次,華為還是一家通訊技術廠家,負責通訊標準和通訊芯片的研發。

如果通訊設備是整個通訊行業的骨肉,那么通訊標準和通訊芯片則相當于通訊行業的精魂。

通訊標準可以理解為設備之間通訊的“語言”,只有都按照同一種語言,全世界的通訊設備才能夠正常運轉。合適的“語言”會讓信息的傳遞更加可靠和迅速,所以3G、4G和5G時代都有不一樣的通訊協議。

在通訊協議方面,作為行業的老前輩,幾乎整個3G、4G的通訊標準都由高通壟斷。在今年著名的信道編碼之爭上,高通LDPC最終拿下了“數據信道方案”的5G長碼和短碼標準,主導了5G標準;華為Polar則拿下“控制信道”的短碼標準,成為首個進入基礎通信框架協議領域的中國公司。

在5G標準專利上,華為也是實力強勁。據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檢索結果,截至今年6月,由華為、愛立信、三星等10家企業聲明5G標準專利達5401族。在5G新空口領域,華為以1481項聲明專利(占比28.90%)占據排名第一。在5G新核心網領域,全球目前僅有三家企業聲明持有相關標準專利。其中,華為以214族(占比77.26%)聲明專利位居榜首。

并且,華為還是一家手機生產商,5G手機也在他們的營業范圍之內。

目前,高通最早推出了驍龍X50調制解調器,本月初新發布的855可外掛X50,支持5G網絡。華為也設計出了麒麟980芯片留有5G通訊基帶接口,可外掛基帶,據傳,華為下一代麒麟990將會采用內置5G芯片,技術上更為先進。預計商用時間為2019年,屆時將與采用高通芯片的三星、小米、OPPO、vivo等爭搶5G手機首發權。

整體來說,在5G的主設備上,華為是全球最大的供應廠商;在通信協議和專利方面,華為主導了Polar“控制信道”的短碼標準,5G的新空口領域還是新核心網領域,專利均屬第一;終端設備上,華為也推出了麒麟980,可外掛5G基帶。

也就是說,華為在5G的相關部署上,在多個環節都有涉獵,實力不容小覷,在國外也扎根多年。畢竟實力在前,想從5G建設中剝離華為,各國恐怕也要多考慮考慮。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