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摘要:OPEC+意欲減產140萬桶/天,布油有望維持在55-70美元:受美國對伊朗制裁不及預期影響,油價開啟下行通道,低至59美元/桶。OPEC+因此表示將會考慮減產100-140萬桶/日以緩解當前油價的跌勢,但目前來看俄羅斯的態度較為含混——但即便2019年如期實施減產,在北美原油大量產出且2019H2出口瓶頸大幅緩解的背景下,我們預計這對于油價的影響較為有限。我們預計在財政壓力下,OPEC+有望推動這一減產成為事實,但影響有限,預計2019年布油在55-70美元/桶震蕩。
中油價下資本開支同比增長,油服機會有望持續:2017年上游勘探開發投資開始復蘇,北美頁巖油資本支出領先:據IHS的數據,2018年全球上游勘探開發投資有望同比上漲10%,達到4220億美元;全球海上勘探和開發支出在2017年增長5.0%的基礎上,2018年將增長6.0%至1726億美元。油價上漲對應三桶油利潤直接改善,資本開支疊加能源安全戰略,國營油服企業有望直接受益。
天然氣行業供需錯配,關注“海氣上岸”標的:天然氣行業進口依賴度逐漸增大,未來的新增供給增量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LNG接收站。2018年上半年淡季不淡,天然氣價格維持較高水平,下半年隨著接收站的投產,供應過剩情況有一定緩解。長期看,擁有LNG接收站資源的標的公司有望持續受益。廣匯能源接收站二期于2018年11月投產,2019年周轉量有望達到150萬噸,盈利有望進一步增長,享受天然氣行業發展紅利。
輕烴深加工產業鏈仍值得關注:輕烴深加工產業鏈主要指乙丙烷的深加工利用。輕烴深加工產業鏈相較于傳統原油石腦油路線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具體的技術為丙烷脫氫(PDH)與乙烷裂解技術(EC)。我們回溯了歷史后認為,60美元以上PDH相較石腦油路線有持續的競爭力。乙烷裂解項目本質上是對于頁巖氣革命下,大量廉價乙烷資源的深層次挖掘。乙烷裂解項目的風險和難點在于全產業鏈的打通,包括出口資源、接卸設備、運輸船舶、低溫碼頭等。目前國內實質性推進該項目的僅有衛星石化,建議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