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國家成為全球清潔能源的領導者
電力需求的激增、技術成本的下降以及政策制定的創新已使發展中國家取代發達國家,成為全球清潔能源的領導者。截止到2017年,發展中國家新增了114GW的各類零碳發電機組,僅風電和太陽能新增發電裝機規模就達到歷史新高的94GW。同時,新增燃煤發電裝機規模為2006年以來最低。2017年新建煤電裝機量為48GW,同比下降38%,相當于2015年97GW煤電新增量歷史峰值的一半。
市場變化很快。就在幾年前,不少人認為發展中國家不應該用昂貴的零碳電源支持發展。如今,這些國家在裝機、投資、政策創新和降低成本方面都引領變革。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穩步擴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06億千瓦,同比增長12%。其中,水電裝機3.48億千瓦,包括抽水蓄能2999萬千瓦、風電裝機1.76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1.65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1691萬千瓦。前三季度,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5596萬千瓦,占全部新增電力裝機的69%。
風電和光伏發電消納情況持續好轉,棄電量和棄電率保持下降趨勢。2018年前三季度,棄風率平均7.7%,棄光率平均2.9%,棄風率超過5%的有內蒙古、吉林、甘肅、和新疆四省區,棄風率同比顯著下降。棄光率超過5%的只有甘肅、新疆、陜西三個省區。我們現在一般來講,低于5%就認為是一個合理的范圍,還有很多省根本沒有任何棄風棄光。
利好政策陸續出臺促進新能源領域可持續發展
近期支持中國可再生能源和清潔技術產業的政策法規,推動了能源行業環境保護行業規范標準的制定、價格調整和技術變革。而近期出臺的法規也促進了新能源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國家能源局公開發布《關于實行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這也是能源局繼2018年3月份、9月份兩次發函征求《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及考核辦法》意見之后第三次對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征求意見,首次提出將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進行配額考核。其中指出,承擔配額義務的市場主體為配售電企業和電力用戶。其配額完成量主要有三種方式:從區域內或區域外電網企業和發電企業購入的可再生能源電量、自發自用的可再生能源電量、從其他配額義務主體購買的配額完成量或購買綠證折算的配額完成量。
配額制的實施,預計將加速可再生能源市場化進程。預計電網公司和售電公司等配額主體,將進一步敞開大門引入可再生能源,而市場中的用電大戶,為完成配額指標,也將建設更多的可再生能源電站以及與清潔能源綜合服務商進行合作,加速推再生能源市場交易,在上述供需雙方的協同推動下,行業整體或將進入繁榮發展的新階段。
多家可再生能源發電公司業績報喜能源技術創新作為重點投資領域
業績面上,多家可再生能源發電相關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報業績預告,愛康科技、ST銳電兩家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均有望實現同比翻番,天順風能報告期內凈利潤也預計同比增長超過30%。
結合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消納考核,綠色證書的交易活躍度會進一步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家的可再生能源補貼壓力和新能源電力企業的現金流壓力。而這無疑將會支撐整個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的擴大。
正因為中國能源市場廣泛存在的新的機遇。殼牌在中國市場優先將中國的出行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領域的能源技術創新作為重點投資領域。